#專家闢謠奧密克戎有200多種後遺症#衝上熱搜!

因為國內,尤其是上海的病例連日激增創下新高,人們都很關心後遺症情況。
一位來自中國香港的網友江先生自己拍視頻稱,自己已經康復20多天了,到現在還沒恢復味覺。

(來源:封面新聞)
甚至還有稱10-15%的確診男性將面臨性生活問題……

(圖源:微博)
諸如此類的國內外曝料視頻還很多~
一位印度博主感染新冠後不堪其苦,飽受脫髮困擾,最後不得不剃光頭省事。

(來源:抖音@長江Rey)
甚至一些更早之前的網友自我曝料紛紛被翻出來,人們似乎陷入了「後遺症」恐慌。
「得了新冠,丁丁會縮小」
「得了新冠會造成大腦萎縮」
「得了新冠,哪怕痊癒了人也廢了」
種種言論層出不窮,越看越讓人害怕~
上海權威專家闢謠:
奧密克戎200多種後遺症屬誇大
那麼奧密克戎新冠變異株真的有200多種後遺症?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病科與感染管理科主任胡必傑,在線闢謠科普。
他說:只要患者免疫功能正常,或者肺部沒有非常嚴重的基礎疾病的情況下,後遺症很小。
「現在的奧密克戎基本大部分是上呼吸道, 只要免疫功能正常,沒有免疫力非常非常差,或者肺部有非常嚴重的基礎疾病,這種情況下後遺症是很少很少的,200多種屬於誇大。」



「只要患者免疫功能正常,後遺症很少會出現,基本上可以完全康復。
目前,奧密克戎感染者95%以上是無症狀和輕型,普通型也只有3%-5%,重型和危重型罕見。」




「只有少數80歲90歲的老人,或者有免疫抑制,或有血液系統疾病,腫瘤化療階段,免疫功能相當差的情況下,才可能發生感染比較重。」



「奧密克戎會死人,但病死率很低,從目前的數據來看是1/1000或者0.1/1000,所以對這些重點人群要進行很好的保護。」
這個視頻一出,很多人紛紛感到懷疑:「不是吧?" 為什麼我們記得科學期刊和世衛組織都曾提到過後遺症問題?
200種後遺症的說法 到底源自哪裡?
新冠後遺症到底是不是自己嚇自己呢?
我們可以看看醫學發達而感染人數多的英國怎麼說~ 一些被廣為引用的後遺症出現在今年1月14日《BBC》報道,英國通過經驗,總結出最常見的幾條新冠後遺症

(圖源:BBC中文) 這些常見的症狀可能包括:
極度疲倦、氣短、胸痛或緊繃、記憶力和注意力問題(「腦霧」)、味覺和嗅覺的變化、關節痛,各人症狀、嚴重程度和病歷因人而異。
迄今為止最常見的症狀是嚴重疲勞,說明長期症狀是存在的!
又有很多網友說,那200種後遺症似乎真的聽說過,難道是杜撰出來的嗎?

深扒之下,我們發現首次提到「200種後遺症」的主流媒體是英國《衛報》。
2021年7月16日(注意看時間),《衛報》發表了一篇名為《研究發現:新冠長期症狀多達200種》

(截圖:衛報)
文章稱這項研究發表在《柳葉刀》雜誌《EClinicalMedicine》上,調查了來自56個國家的3762名確認或懷疑有長期新冠症狀的人。它確定了203種症狀,其中66種被追蹤了7個月。

200種症狀種最常見的症狀是疲勞、運動後不適(人們在體力或精神消耗後健康狀況惡化)和腦霧。
其他影響包括視覺幻覺、震顫、皮膚瘙癢、月經周期變化、性功能障礙、心悸、膀胱控制問題、帶狀皰疹、記憶喪失、視力模糊、腹瀉和耳鳴。
研究人員還捕捉到了症狀隨時間推移的進展情況,六個月後大部分好轉:
"六個月後,剩下的大多數症狀都是系統性的--如溫度調節、疲勞、運動後不適和少數神經性的"

(圖源:金融時報)
拋開時間和時期談問題,都是不科學的。
我們注意看時間,200種後遺症的報道時間是去年7月,當時還沒有出現奧密克戎, 那麼研究應該主要是針對新冠原始毒株感染+部分德爾塔感染。

德爾塔:最早出現在2021年4月
奧密克戎:最早出現於2021年11月底 因此中國專家胡必傑才會強調,奧密克戎不同於前代毒株,大部分對人體的影響局限於上呼吸道。



一些網友可能這才抓到重點,新冠不是沒有後遺症, 而是到了奧密克戎輕症比較多,所以伴隨的就是較少的後遺症。

此前3月中旬,英國牛津大學曾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研究指出,感染新冠病毒者的與氣味相關的大腦區域(眶額皮質和海馬旁回)明顯減少,初級嗅覺皮層相關的區域組織損傷更大,並且整個大腦的體積減小。
研究發表後,「感染新冠加速大腦萎縮」的說法流傳甚廣! 不過那次研究針對的是2020年上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英國普遍流行的阿爾法毒株,還有部分貝塔、伽馬或早期原始毒株,而非當下流行的奧密克戎。
奧密克戎是否也會導致同樣的情況還有待研究……
但是從原始毒株到德爾塔再到奧密克戎,病毒速度加快,毒性減弱,症狀有所減輕。
套用過去的科學研究說奧密克戎本身會造成200種後遺症,有一定誇張的成分。

新加坡專家: 奧密克戎長期後遺症幾率低
新冠到底有沒有後遺症,後遺症的情況如何,新加坡有一些發言權。
根據2021年新加坡最新人口統計,常駐人口為545萬,那麼等於每5人裡面就有1個曾感染過新冠病毒。

這麼多人感染過,新冠會影響他們的生活嗎?
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的新加坡傳染病臨床研究網絡負責人Barnaby Young博士說,本地人出現新冠長期症狀的主要原因是嚴重的新冠感染。
他認為保護自己免受其害是最重要的事情,是接種疫苗和加強劑,新加坡的疫苗接種率已經高達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