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申訴,鄰居在住家經營網賣生意,在走廊處理冷凍食材與砍肉,送貨員來取貨的吵鬧聲也常困擾他們,導致無法好好休息,為此多次向當局舉報投訴。
林先生(68歲)與林太太(66歲)住在勿洛南1道第2座組屋的六樓。他們指住在角頭的鄰居自冠病疫情後,在住家做起小生意賣家鄉美食。

林太拍下越南婦曾於2020年12月在走廊上處理食物的照片。(受訪者提供)
林太稱角頭鄰居是越南人,幾年前嫁來本地,她指兩年前對方門口總有大量箱子等待她領取,過後也目睹鄰居在走廊處理冷凍食物,包括砍肉。
「自那時起,不時有送貨員上門拿食物,一星期至少兩天,他們需要來回幾趟,但每回手推車所發出的吵雜聲,嚴重影響我的睡眠。」林太還拿藥給記者看,指自己在服用著安眠藥和抗抑鬱藥物。

林先生指送貨員的手推車聲響影響他們的生活。(受訪者提供)
她強調,自己的媳婦也是越南人,並無歧視他人,或仇外之嫌,但這些吵聲真的很困擾她,所以這兩年他們拍下多張照片為證,包括他們處理食材和送貨員取餐的情況。她也稱已經向當局投訴,但情況依舊。
住在樓下單位20多年的郭先生(63歲)表示,確實會聽到砍肉的聲響,但不至於影響生活,所以就沒多加理會。
越南婦:遵從指示
也無法讓鄰居息事寧
越南婦指自己售賣食物幫補家計,也稱當局曾派人來查看,她已遵照指示沒在走廊處理食材。
越南婦(39歲)受訪說,2016年嫁到本地,丈夫是德士司機,疫情時收入受影響,兩人也育有4歲兒子。

越南婦稱自己只是幫補家用,不知為何鄰居處處針對。
她說,感覺遭鄰居針對,也曾接獲當局警告不准在走廊上處理食物,但就算她過後遵從指示,也無法讓鄰居息事寧人。
「當局有派人來我家查看,說我可以繼續做生意。我是在家中準備食物,沒有影響其他人,所以我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要求送貨員降低聲量 反遭嗆
要求送貨員降低聲量,林先生與對方起口角,卻遭嗆「去報警吧!」
不忍太太睡眠受影響,林先生曾在去年9月2日要求鄰居雇用的送貨員經過走廊時降低聲量,因為當時太太剛服藥歇息。但對方態度極差,反要求林先生報警處理。
「我和他說,他的手推車很吵,怎麼知道,他竟然叫我去報警。送貨員一天來回至少6趟!」林先生希望越南鄰居能到別處準備食物,不影響他們的生活。
食物準備工作
只能在廚房進行
食品局網站列明,住家準備的食物不能提供給攤位或餐飲服務,所有食物準備工作只能在廚房進行。
根據網站,若顧客太多或個別訂單數量龐大,就需申請執照。
至於在廚房進行食物準備工作時,寵物和嬰兒應避免在廚房周圍。解凍、烹煮和儲藏食物需保持衛生,也必須使用新鮮食材,廚房也須保持清潔。
據越南婦的面書顯示,她售賣的家鄉美食如越南河粉以及春卷,每份介於8元到11元(24至33令吉)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