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協會推出一套補充指導原則,指導保安人員什麼情況下不可以收取、使用或公開違例者的完整身份證號碼,否則或將牴觸個人資料保護法令。
新加坡保安協會制定出一套補充指導原則,協助保安人員在面對不同情況時做出準確判斷,以免牴觸即將在9月生效的新個人資料保護條例。

若有人擅闖私宅或涉及其他刑事罪,保安人員在警方抵達前扣留當事人時,不應收取、使用或公開當事人的完整身份證號碼,否則或將牴觸個人資料保護法令。
然而,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例如訪客準備進入數據中心、銀行保險庫等擁有機密資料的場所,保安人員則可向他們索取身份證號碼,確認訪客身份。
新加坡保安協會星期三(7月24日)在年度保安人員日頒獎典禮上,推出一套供保安機構參考的補充指導原則,其中包括對上述常見情況的應對方式。
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Commission,簡稱PDPC)去年宣布,經過更新的個人資料保護法令(簡稱PDPA)在今年9月1日正式生效之後,只有在法律規定下或有必要證明身份時,商家和業者等才能向公眾索取身份證號碼。

新加坡保安協會總經理沙峇巴地受訪時指出,在索取身份證或其他個人證件號碼時,保安機構和保安人員作為主要與公眾對接的一方,必須在遇到不同情況時依循一套指導原則,尤其當新的條例即將生效。
在PDPA下,業者須確保保安人員所收集的個人資料足夠保密,未經許可的人無法獲取。除非出於法律或商業需要,這些資料不可保存太久。
根據新的指導原則,保安人員可根據當事人所犯罪行的嚴重性及其帶來的安全風險,要求他出示身份證,但只記錄身份證號碼的一部分或姓名、手機號碼、郵編號碼等資料。
國家發展部兼人力部政務部長扎吉哈在頒獎典禮上致辭時,強調保安人員對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也鼓勵更多保安業者搭上科技轉型列車,以減輕對加班人手的依賴。

去年134保安機構申請豁免加班頂限限制
人力部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有134個保安機構向人力部申請豁免加班頂限限制(overtime exemption,簡稱OTE),較前年的174個減少了約23%。
根據僱傭法令,保安人員每天的工作時長不可超過12小時,每個月也不可加班超過72小時。有需要的業者可向人力部申請OTE,允許職員每個月加班長達95小時,或每天工作長達14小時。
不過,為了改善保安人員的工作條件,也促進有助於精簡人手的科技解決方案,人力部將從2021年起,不再允許保安業者豁免加班頂限限制。
扎吉哈說,長時間工作造成的疲勞會影響保安人員的健康與安全,取消OTE能讓他們獲得更多休息。業者可藉助申請政府津貼計劃,如企業發展計劃(Enterprise Development Grant)、生產力提升計劃(Productivity Solutions Grant)等,推進科技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