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猶如大海,在大海中大魚可以生存,小蝦也可以生存。新加坡將以一條小蝦,生存於國際大海之中。」
——李光耀
」
不知不覺2020已過半了
五年一次的新加坡 大選 隨著斷路器措施的解封 再一次不負眾望
7月10日隆重舉行

大選怎麼選? 採用的什麼制度? 選舉流程是什麼? 新加坡到底有哪些黨? 單選區集選區怎麼區分? 整體選舉環境是什麼樣的? 紅領巾帶你一覽究竟~

新加坡的政治體制, 一直被外界譽為東西方政體的完美融合。 西方自由經濟體制結合了 東方集中權力制管理被稱為「新加坡模式」, 創造短短几十年 從第三世界轉為第一世界的奇蹟。

對於即將到來的新加坡大選, 也給本地社會帶來了一個全新輿論焦點。 那麼問題來了: 新加坡將會如何進行選舉, 形式和我們印象中的選舉有什麼不同呢?

新加坡曾經作為英國的殖民地, 政體參考內閣制的模式,使用三權分立。
新加坡憲法定採納代議民主制, 當中由新加坡公民經選舉選出的 代議士會組建政府,並代表他們統治新加坡。
其選舉方式簡單來說, 參選政黨誰贏得國會議席最多, 該政黨就當選成為執政黨。

本次大選是新加坡自獨立後
舉行的第18次大選, 亦是新加坡人民行動黨自1959年 新加坡成為自治邦執政後的第13次選舉。
是李顯龍任該黨秘書長 及新加坡總理後的第三次大選。

目前新加坡現有的政黨有20多個, 其中長期執政黨派——人民行動黨(PAP) 自1959年成立自治政府時 由建國國父李光耀先生領導。

許多老一輩的選民對人民行動黨充滿了感情。
群眾基礎也十分牢固, 因此在每一屆的大選中都大獲全勝, 成功蟬聯唯一執政黨的地位, 是世界上連續執政最長的政黨之一。

這將是李顯龍總理最後一次
以秘書長身份領導該黨爭取選民委託。
新的領導班子以王瑞傑為「同儕之首」,
透過「群策群力,共創未來」
(Singapore Together)的全國運動,
主張強化實幹民主,實現國家願景的塑造。
網友常說的閃電,便是人民行動黨。

最大的反對黨是新加坡工人黨
(Worker『s Party)的黨徽是一把錘子,
網友也經常稱呼為錘子黨,
是新加坡國內的主要反對黨之一。
在2011年大選中,
工人黨既保住既有的後港議席,
在新加坡史上創下
第一次由反對黨攻下集選區的記錄 。

2019年,79歲的陳清木醫生
在執政黨旗下擔任議員長達26年
另起爐灶,成立新的反對黨——
新加坡進步黨(Progress Singapore Party)
步入政壇。

值得一提的是, 在6月30日選舉令狀頒布後, 陳清木正式將黨員卡交給 李顯龍的弟弟李顯揚, 證實後者已加入前進黨。
但是他最終沒有參選。
據南洋早報的報道,李顯揚本人表示
新加坡不需要再多一位李氏政治家。

本次大選有十支反對黨派參與競選
在這場朝野對決中,人人都好奇:
今年會是新加坡「邁入新時代」的一年嗎?
最終的選舉即將在7月10日舉行, 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根據新出爐的選區劃分委員會報告
選區從原有的29個增至31個
即14個單選區和17個集選區
議席總數從89個增至93個

單選區:實行的是簡單多數當選制,各政黨只有一名議員參選,得票數最多者即宣告當選,與其他國家的小選區制度基本相同。
集選區:是新加坡為保障議員的種族平衡建立的特有的選區制度,需要幾個人組成團隊參選國會議員,一個選區選出3至6名議員,6人必須來自同一政黨,且至少有1位少數族裔。

贏得全國半數以上國會議席的政黨
即為執政黨,
執政黨黨魁成為新一屆政府的總理。
新任總理在本黨的當選議員中委任部長,
形成新一屆內閣和政府。

2015年人民行動黨勝選後的慶祝,總理李顯龍被選民簇擁
大選需要以下幾個步驟: -解散國會 -總統頒布選舉令狀 -競選提名 -競選投票 -計票
具體時間安排可參考此圖 :

如今正式進入了拉票環節
各黨派已經開始了一系列動作

電線桿上的海報比誰更「高」

插著黨旗, 大喇叭廣播的拉票車呼嘯而過

被公認為熱點選區的東海岸
行動黨東海岸團隊全員出動
兵分五路向居民打招呼,聆聽反饋
同時分享該區未來發展計劃

據說在走訪過程中
行動黨和工人黨兩路人馬兩度狹路相逢
但雙方都繞道而行,未打招呼
只有基層義工互相點頭致意
這濃濃的火藥味啊...

候選人宣傳方式
整體來說,新加坡的大選相比
其他民主國家的選舉環境更加溫和。
不會出現滿天禮花,四處塗鴉,
人民情緒過度激動的場面。
相反,在大選前一天,
在新加坡被稱為「冷靜日」,
目的是讓選民們冷靜下來,
仔細考慮執政黨該選擇誰。

同時政黨不能宣傳,
人民不能穿任何帶有政黨標誌的衣服,
開票前大家冷靜地等結果。
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嚴肅的氛圍,
也符合新加坡這樣一個法治健全,
融合東西方政體下的獨特風格。

2020年是新加坡政治關鍵的一年, 經過此次疫情的新加坡
可能會涅槃重生髮展得更好, 這將是對新加坡第4代領導人的
治理智慧和治理能力的直接考驗。

55年前,1965年8月9日上午10點, 李光耀通過廣播電台宣布新加坡獨立, 在李先生人民行動黨的帶領下, 新加坡從沒落的小漁村蛻變成世界金融中心, 這個在地圖上看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紅點」
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騰飛的經濟奇蹟 ...

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 和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 本次大選不再有
李光耀加分和建國50年的有利因素。
新加坡的政治氣候逐漸發生變化。
選民在認可其執政地位的同時
開始希望有更多協商與替代的聲音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