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鏡頭下「家的形狀」是什麼? 答案就在2500多張照片里

2020年10月16日   •   7695次閱讀

位於加冷地區,新加坡最長的弧形建築組屋。(patlawhl)

作者 徐子瓊

「家」有沒有形狀?

對不同人而言,家的形狀有著不同造型、不同顏色、不同溫度、不同故事。住在裡面的人同中有異,異中存同。

對新加坡人而言,家的形狀,離不開一座座高聳密集、看似整齊劃一卻又擁有獨立個性的政府組屋。

新加坡雖在1965年建國,卻早在1960年就成立了建屋發展局來解決全島住屋嚴重短缺的問題,快速建造許多擁有簡易基礎設施、符合成本效益的經濟住房:第一代政府組屋

1967年的紅山組屋區。(海峽時報)

迄今,建屋局已興建了約120萬個政府組屋。80%以上的新加坡人都住在組屋內,每10名國人當中,也有9人擁有自己的房子

為慶祝建屋局今年成立60周年,建屋局與新加坡報業控股的Photonico平台9月初聯手推出一個名為「家的形狀」的攝影比賽,邀請公眾通過照片分享家對他們的意義,一起追溯新加坡公共房屋的演變歷程。

這個比賽將在本周五(10月16日)午夜11點59分結束,至今已經收到2500多張照片。

一起來看看大家鏡頭下的家,都有哪些內容與形狀?

幾何造型

永光路的「鑽石樓」早已遠離大家的視線很長時間了,但因為造型獨特,一直是攝影發燒友們情有獨鐘的拍攝場地。疫情期間,為安頓健康的外籍客工,這些原本已經空置的組屋又重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lwydarryl)

這座組屋的外牆看上去就像是一個鑰匙孔。鑰匙是自己,走進去就打開了通往回家的路。(adreechan)

仔細看是不是有點像星星?一個在夜晚為你照亮前路的星星。(jm24travelz)

看完這組照片紅螞蟻發現,原來我們的組屋雖然形狀各異,卻不缺溫暖。

絢麗外牆

建於1965年的巴蘭路組屋,外牆被漆上紅色,藍色和黃色,酷似荷蘭畫家皮特-蒙德里安1930年的經典畫作《紅、藍、黃構圖》。將蒙德里安的藝術靈感應用在政府組屋,可見新加坡的公共住房也可以成為藝術表達的畫布,一點都不boring。(sensorshift)

天空中看不到彩虹時,原來彩虹就在住家外與大樹正在談心。(tingerik)

年輕人的精力就好像風一樣無處不在,自由自在。(crazyrabbit0929)

這組照片把家的溫暖、家的包容展現的淋漓盡致。 家本來就是充滿著各種顏色的,不是嗎?

開心時是暖陽色,傷心時是藍色,生氣時是紅色。家本來就是一筆筆充滿色彩的畫。

夕陽西下

這個龍頭滑梯到底見證了多少人的成長?又有多少人的的夢想從這裡開始呢?也不知道它看到了誰的未來,滿眼都是光明。(victor_zhuo)

家不需要花哨或宏偉,不需要光鮮亮麗。它很簡單,有各種形狀和大小。這是一個讓你感到溫暖的地方;一個充滿回憶的地方;一個讓你知道有人打從心底關心你的地方;一個讓愛永遠成長的地方。(freedomwonderer)

夕陽總會落在你的身上,那時的你也是光芒萬丈。(victor_zhuo) 蟻粉們看到夕陽的場景,不知道有沒有想起媽媽的嘮叨、爸爸的問候以及爺爺奶奶等著你回來吃飯的場景呢?這些充滿溫暖的時刻就是家的縮影呀。

生活氣息

你不在家的時候我就靜靜的等你回家。(imtimothyloke)

友情這東西一見如故容易,難得的是來日方長。每一個老人都有一段寂寞的時光,有了彼此的陪伴,日子似乎不再那麼難過。(andy1um)

每一座組屋的背面,都有一排排正在陽光下和風中晾乾的衣物。誰家剛更換床單?誰家愛乾淨經常洗衣服,一覽無遺。(yean_to_travel)

你以一聲媽媽為報酬,肆無忌憚地向她索要一切;她以一聲媽媽為枷鎖,毫無保留的付出所有。(shredcow)

小手一牽,歲歲年年,今年、明年、年年。(photographyholic) 這一幕幕生活化的照片有沒有讓你覺得似曾相識,感同身受? 那是因為,這都是每天都在上演的劇情呀。

越夜越美

平日的晚上10:40分竟沒有多少亮著的燈,那就祝大家晚安好夢。(mhaikalm)

最亮的星星是那些為他人利益而發光的。(wilsonsihan)

夜晚,一個個小「燈塔」發出最溫暖的光,召喚著疲憊的身心回家。(javan)

幸福就是天黑有燈、下雨有傘、家就在觸手可及的前方。(dogsbody_work)

這組照片有沒有讓你想起自己考試時的挑燈夜讀,上班時的熬夜加班?本以為只有自己一個人這麼晚還在工作和學習,結果往窗外看去,竟有人和你一樣還在為生活努力著。

黑白剪影

過日子就像喝茶一樣,會苦一陣子,但不會苦一輩子。(orhganic)

無聊了就在家樓下坐著看看風景吹吹小風。(ng_y_h)

水中倒影的是另一個精彩的世界嗎?(jm24travelz)

黑白的世界是單調的,但我們的生活不是,我們的家更不是。

建屋局說: 「多年來,『家』早就超越了四面牆,延伸至鄰里、組屋區和城鎮。通過此次合作,我們嘗試藉由新加坡人的眼睛,捕捉組屋『家』的形狀和形式,以及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

看完了這麼多充滿故事感的圖片,有沒有蟻粉也想要分享自己與「家」的故事呢?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721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