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先生戴著口罩接受採訪。(取自《聯合早報》)
(新加坡19日訊)新加坡首名新冠病毒確診病患今日康復出院,雖然此次是他第一次出國,也是第一次在異鄉過年;但對他而言,此次能夠在新加坡就醫仿佛是「躲過一劫」。
不願透露全名的王先生(66歲,退休人士)在出院後接受《聯合早報》獨家訪問認為,這中國內地的情況太複雜,病人太多,如果在那裡就醫可就「不好說」。
他透露,本身在新加坡醫院接受治療時,曾經連續3天的檢測結果都轉呈陰性,但第4天檢測結果卻又呈陽性;相反地如果返回中國治療,只要有2天檢測結果是陰性,就可以獲准出院了。
「所以我覺得新加坡醫療條件比較豐富,像是國內(中國)你有2天(呈陽性)就出(院)去了,他們住院也一般7、8天,或是10天就出去了。
「你們長時間的看護是對我有好處的,對大家、對周邊也是負責任的,不然你帶著病毒出去,那就非常不好。」
來自中國山西的王先生也是新加坡首3名確診病患和第5名確診病患的家屬。他在1月20日從廣州入境新加坡,第二天下午有點發燒,但第三天早上又恢復36度體溫,唯下午體溫又飆升至38度。
他指出,當時原本想要隨便找個診所就診,但孩子堅持要他到最好的中央醫院去。
他更稱讚兒子的決定是英明的,這樣才不會讓新加坡人民帶來痛苦,可以儘早去醫院接受治療。
他還提及,吃得好、睡得好、休息好、心態好,都是對病康復有直接的關係。
他也分享,新加坡醫院在大年初一為他準備了餃子;而正月十五則可以吃到湯圓。
他在接受4個星期的治療後,終於在2月19日康復出院。
詢及出院後最想做的事情,王先生笑言:「吃一碗熱湯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