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眼日前聯合全球風口,舉辦「前哨東南亞論壇」,中資企業該如何與新加坡的科研實力相結合,以此來向全球邁進的課題做了深入的探討。新加坡眼將南洋理工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文勇剛教授,與投資人王煜全的直播整理成文,本篇是繼《中美科技競爭下,新加坡如何助力中資企業全球化?》之後的第七章。
在新加坡,政府積極推動企業的全球化進程,尤其是作為東南亞的商業中心,這種作用愈加顯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將新加坡視為海外總部,以便更好地進入東協市場以及全球市場。這一選擇不僅為新加坡帶來了經濟增長,也為東協的數字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東協擁有6.5億人口,是全球第三大市場。儘管東協內部文化多樣、國家眾多,但過去十年的經濟增長卻非常穩定。這種穩定增長部分得益於新加坡作為區域經濟中心的引領作用。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帶動了周邊國家,形成了顯著的溢出效應。例如,在數字經濟領域,新加坡的快速發展促使周邊國家也加快了在這一領域的投資和建設。
以數據中心的建設為例,2019年新加坡宣布由於土地和電力資源的限制,不再批准新的數據中心,這一情況直到去年才有所改變。此政策間接推動了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的數據中心建設,尤其是在馬來西亞柔佛州,去年所批准的新增數據中心總裝機容量,幾乎相當於新加坡所有數據中心的總和。這不但反映了新加坡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引領作用和溢出效應,同時也展示了東協各國在新加坡推動下的經濟活力。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希望拓展至東協市場,新加坡的地理和政策優勢成為了理想選擇。許多企業發現,直接在新加坡設立總部,可以更有效地輻射周邊國家。在新加坡,企業可以更方便地接觸到各類資源和市場,包括人脈、技術和資金。這樣的便利性對於希望快速進入多個東協國家的企業尤為重要。
在中國企業全球化的進程中,許多公司面臨著內卷和競爭加劇的問題。內卷的現象使得光在中國國內市場拼殺已不再可行,企業外擴成為了重要選擇。然而,全球化並非易事,尤其是在不同市場中,企業需要採取更加靈活和迅速的策略。與以往逐個國家拓展按部就班模式不同,現在的企業講求的是一次到位,需要制定整體戰略規劃,實現全球同步化。
把公司總部設在新加坡,能更輕易地實現企業全球同步化擴張。新加坡政府積極為企業向海外發展提供支持,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簡稱EDB)除了提供資金,還在全球多個城市設立辦事處,幫助企業了解當地市場,建立人脈,提供市場調研等服務。

想要進軍國際市場,市場調研就顯得非常重要。王煜全解釋了日本企業能夠成功占據國際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日本政府每年都會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做市場研,通過持續發布市場報告,為企業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降低了企業在海外拓展的風險。
2025年1月7日至10日,全球科技盛會——CES國際消費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將在美國拉斯維加斯隆重舉行。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消費電子技術展,CES被譽為「電子科技風向標」,吸引著無數科技愛好者和行業領袖的關注。
屆時,來自世界各地的科技巨頭和知名創新企業將匯聚一堂,展示最新的前沿技術。新加坡護照持有者享受免簽入境的便利,第一時間體驗前沿科技盛宴!
新加坡眼攜手前哨科技,由科技投資人,全球科技創新產業專家王煜全作為團長,組建CES新加坡觀展團,與志同道合的商業求知者共同踏上這場科技之旅。
CES展會的報名現已開啟,名額有限,趕快行動吧!
請微信添加xinjiapoyan3
CY丨編輯
HQ丨編審
新加坡眼丨來源
pixabay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