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小時候接觸過什麼,往往就會憧憬長大後從事什麼工作。這些童年的夢想,在某種程度上也折射出他們的生活環境、見識與眼界。
5月5日是日本的兒童節,化學公司Kuraray在此期間發布了當地6歲兒童的年度職業夢想調查結果。
這些孩子剛於2025年4月7日步入小學一年級,正處在人生起步的重要階段。
成為麵包師仍然是日本一年級學生最嚮往的職業之一。
據《日本時報》報道,在接受調查的4000名兒童中,「西點師或麵包師」以11.7%的比例位居榜首。
這一熱門選擇反映出日本孩子們,尤其是女孩們長期以來對蛋糕和甜點的濃厚興趣。
日本社會對蛋糕、麵包和甜點文化極為重視,甜點店遍布城市,許多電視節目、動畫、繪本都會描繪可愛的甜點與溫馨的烘焙場景,讓孩子從小就對這個行業充滿憧憬。
排名第二和第三的職業分別是警察(10.5%)和運動員(8.5%)。
不過,調查結果也顯示出不同性別之間的明顯偏好差異。
對女生而言,「西點師或麵包師」已連續第26年位居榜首。不過,僅有20.2%的女生最終選擇了這一職業,這也是自1999年該調查開始以來的最低比例。
排名第二的是藝人、歌手或模特(9.7%),第三是託兒所教師(6.4%)。
在男生中,警察和消防員等職業的受歡迎程度上升,首次在兩年內超過了運動員。在有志成為運動員的男生中,約有70%選擇了棒球或足球,而棒球的比例尤為突出,達到15年來的最高點(25.3%)。
油管主播(YouTuber)作為一個相對較新的選項,在男生中排名第五(4.8%),顯示出該平台對兒童想像力日益增強的影響力。
負責調查的Kuraray公司代表在接受《日本時報》採訪時說:
「YouTuber 已經穩固地成為男孩們的夢想職業之一。」

大班(K2)的孩子在閱讀。(海峽時報)
反觀新加坡,過去10年來都沒有類似的調查。
會否是一向務實的我們早已認清現實:長大後所從事的工作,往往與童年夢想毫無關聯?
紅螞蟻只能找到2014年,人力資源公司德科集團(Adecco)對7至14歲的新加坡兒童進行年度職業夢想的調查。
在那份調查中,13%的受訪兒童表示希望將來成為「老闆」,顯示出他們對創業和領導的濃厚興趣。
教師、超級英雄、醫生、獸醫/總統/警察是位列新加坡孩童前五名的夢想職業。
紅螞蟻向身邊育有6歲孩子的蟻族家長們做了個非正式小調查,發現潛移默化與言傳身教確實對孩子們產生影響。
例如,其中一個孩子的父母從事媒體業和教育工作,6歲的小朋友的夢想職業,恰好就是爸媽現在從事的工作。
另一個目前每天上幼兒園的小女孩,則希望自己長大後能成為幼教老師。
紅螞蟻的6歲兒子最愛玩玩具槍,因此他特別希望長大後能當一名警察。
也有不少孩子沉迷於觀看 YouTube 視頻,因此他們夢想長大後也能當「油管主播」,希望得到公眾點贊,並通關各種分享讓自己當主角。
紅螞蟻認為,我們仍有必要多聆聽新加坡孩子的夢想職業。或許,是時候開展一項新的調查,了解孩子們眼中的世界、他們心中的理想,才能真正窺見新加坡的下一代在想些什麼、期盼什麼。
這不只是好奇心的問題,更是認識他們、理解他們成長環境與價值觀的起點。
無論在哪個國家,小孩和父母的理想職業都不一致

兩個大人帶著小孩在東海岸公園共騎腳踏車,一起做戶外活動。(聯合早報)
這份日本調查也同步訪問了家長對孩子未來職業的期望。
根據日本資訊網站 Nippon.com 的報道,「公務員」是日本父母為自己的孩子,無論男孩還是女孩,最常選擇的職業,反映出他們普遍重視職業的穩定性。
在男孩家長中,「公務員」和「上班族」已連續第五年占據前兩位;而在女孩家長中,「公務員」則首次超越連續27年穩居第一的「護士」,成為最受家長歡迎的選項。
而在新加坡,根據《Asian Scientist Magazine》與 YouGov 於2021年聯合進行的一項調查,新加坡家長們對STEM(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領域尤其青睞。
36%家長希望自己的兒子投身科學與科技行業,28%家長希望自己的女兒也走上同樣的道路。這顯示出新加坡家長對這些領域的就業前景與社會地位寄予厚望。
當然,紅螞蟻相信,在新加坡家長心中,醫生、律師、銀行家、會計師這些傳統精英職業依然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畢竟穩定、體面和收入高的光鮮職業,向來是華人社會衡量「理想工作」與「成功人生」的硬指標;同時也是每屆大選中,那些來自各政黨,被譽為「精英中的精英」的新候選人最常從事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