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華語文教具比賽圓滿落幕 兀蘭學前中心作品勝出

兀蘭一間學前教育中心的老師們的作品《誰是聰明的蓄水池小魚?》獲得首獎,得獎者與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院長符傳豐博士合照。(圖: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
今年以本地華語手作繪本為主題的新加坡幼兒華語文教具比賽圓滿落幕,兀蘭一間學前中心的老師們的作品勝出。
由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主辦的新加坡幼兒華語文教具比賽昨天(9日)下午舉行決賽,Woodlands Glade的M.Y World學前教育中心的老師們張倩、林雪芬、翁美芬、羅瑋婷、陳睿睿和李錦𥖄的作品《誰是聰明的蓄水池小魚?》獲得首獎。
韓衍儀則以關於我國活力樂齡中心的樂齡人士的《樂齡,還真奇妙!》獲得特優獎。
位於加東的Odyssey The Global Preschool - Wilkinson的施玫伶以介紹具有本地特色美食的《誰吃了摩摩喳喳?》獲得優選獎。
獲選為佳作的《碗媽媽逛食閣》出自波那維斯達第54座PCF Sparkletots學前教育中心的楊雪玲、詹微琴和莫雪映之手,同樣以本地特色美食為主題。
由伊橋學前教育中心(E-Bridge Pre-School)的蘇杭創作的《紗麗笑了》也獲選為佳作。
《紗麗笑了》和獲得首獎的《誰是聰明的蓄水池小魚?》跟其他幾份入圍作品《組屋下的流浪貓》、《一本簡單的書——聯絡所外的貓》和《水獺辦案之老巴剎》,都展現了新加坡特有的動物、地理景觀和服裝,如組屋、蓄水池、聯絡所、水獺和老巴剎、紗麗等。
為了鼓勵幼兒教育工作者、學生、家長和公眾發揮創意,將寓教於樂的巧思融入華語教學中,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從2018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全國學前華語文教具比賽。
本屆比賽以「本地華語手作繪本」為主題,旨在鼓勵幼兒教師善用「新加坡華語資料庫」,使用本地華語詞彙,創作出新加坡華語用詞繪本,提高幼兒對新加坡華語文學的認知和熱愛。
主辦方在五天之內收到150件作品,從中選出了15件,競爭相當激烈。入圍作品展示了高水平的創意,內容涵蓋了健康、心理發展、社交技能、環境特色、多元文化、歷史等多個方面。這些繪本作品中的人物、背景、場所和地標,都具有明顯的本地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