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資政李顯龍出席種族和諧行動論壇,回答了現場觀眾和主持人的提問。
觀眾:下午好,李資政。對於這些需要在新加坡各地旅行的活動,您更傾向於在中央地區、北部、東部、南部還是西部舉行?您最喜歡在哪個區域參加活動?
李資政:我喜歡在宏茂橋參加活動。不過,我也很高興回到這裡,因為在2006年,我曾在這裡為ITE East揭幕。
主持人:您住在哪裡?
觀眾:我住在巴西立。
主持人:您想要提出一個理由嗎?
觀眾:巴西立那裡海邊的風景很美。現在我有一個與當前話題相關的問題。您之前提到西方國家在多元文化主義方面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和看法。您提到文化挪用在西方被負面看待。通過社交媒體,我發現這種思維方式和觀點已經在一些和我年齡相仿的同齡人中紮根了。所以我在和這些同齡人互動時,常常感到有些奇怪,因為我不知道如何設定界限,因為界限變了。在新加坡,我們習慣於處理常規的事宜,知道哪些話題是敏感的,應該避免什麼。但突然之間,你會看到這些新的界限和需要小心的話題。您認為是否需要對這些觀點如何通過社交媒體傳播做些什麼?
主持人:我們將從你身後的朋友那裡再問一個問題。
Vanessa: 下午好,李資政。我是來自萊佛士女子學校的Vanessa Choi。在我提問之前,首先,我想代表在座的每一個人感謝您對新加坡的貢獻。作為年輕人,我覺得我們非常感激並幸運能夠有您作為我們的總理。現在,換一個更個人化的問題,我想問的是,在您擔任新加坡總理期間,您最大的遺憾是什麼?謝謝。
李資政:我沒有遺憾。我總是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多,但我已經盡了最大努力,新加坡人也作出了回應,我無法要求更多了。
關於調整到不同文化的問題,我認為這將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世界上存在許多不同的社會和觀點。我們會接觸到它們,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或者你可能會出國,首次遇到這些文化時,會突然感到文化衝擊。這就是世界的運作方式,這也是我為什麼說我們應該在新加坡成長,培養強健的態度。如果我們把每個人都當作草莓對待,總會有某些地方受傷,因為這個世界不總是對你有溫柔的塑料包裝。所以你必須成長為一個堅韌的人,能夠承受一些挫折,當你進入一個新環境時,雖然最初會有衝擊,但如果你必須學會游泳,就學會游泳。我認為這就是應有的方式。
同時,當新的觀念進入新加坡時,你要保持平衡。保持開放的心態,不要自動拒絕,但也不要因為「哇,這來自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現在可以是任何地方,可能是東方,也可能是西方,可能是亞洲——所以我完全接受,文化上也完全被吸引」而盲目跟隨。這是可能發生的。所以我認為我們必須保持平衡,知道你是新加坡人,並對自己身份有一定的自豪感,這有助於你保持這種平衡。
主持人:好的,我們還有時間再問一個最後的問題,來自最遠處的那位。
Rui Min: 你好,李資政,我是來自華僑中學的Rui Min。正如之前提到的,您曾是我們的前總理。請問在您卸任總理後,您對新加坡有什麼不喜歡的地方?請不要提到炎熱,大家都討厭新加坡的熱天氣。請不要說天氣。
李資政:很難回答這個問題。你不能以這種心態開始——對這個地方的不滿。這是你的國家;上帝把它賜給了你。他決定畫出這片土地,給了你這段歷史,這些人口。這就是你所擁有的,也是你能從中創造的。你可以喜歡它,也可以不喜歡它,你可以說「我希望他能給我更多。我希望我們地下有油井,鑽石更好。」他沒有這麼做,但他給了我們智慧,我認為我們應該對此心懷感激。所以,我認為這種心態更有助於我們看待世界和思考新加坡。
KS丨編輯
HQ丨編審
新加坡總理公署丨來源
新加坡總理公署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