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筷子远比你D&G国际化

2018年11月22日   •   1万次阅读

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食具,古汉语称箸、或?提,有 4000 余年的历史。中国人从古至今都视筷子为自然沿袭下来的家常用品,使用筷子是一种传统和传承

筷子在千年的使用过程中,亦被赋予了先贤的哲学智慧。筷子的形状天方地圆,上方,便于持执;下圆,利于使用。“持方行圆”既有太极的精髓,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因此筷子对于华人而言,并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用来吃饭的工具,更是代表了中华千年传承的传统文化,意义非凡

筷子的“亚洲化”

随着华人文化的传播,如今筷子早已成为了亚洲多个国家的饮食工具。在朝鲜、韩国、日本、越南、蒙古国、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国家,筷子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日本 /////

日本流行尖头的筷子,款式十分繁多。制作工艺沿袭中国传统,通常都是木制,也有包漆的。日式拉面、刺身和牛肉丼等等美食都需要用筷子食用。

///// 朝鲜半岛 /////

朝鲜人是最早引入筷子文化的中华境外地区,约有一千多年,他们的筷子都是扁平的两片金属制成,称之“젓가락”。韩式烤肉只能用筷子享用,叉子烫到嘴可不是闹着玩的。

///// 越南 /////

越南很早就使用筷子,越南筷整体平直没有粗细之分,筷子的名称“đũa”源自汉语的“箸”。越南传统美食例如牛肉河粉就只能用筷子享用。叉子和勺子都不适宜

/////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人众多,因此也有使用筷子的悠久历史。筷子的形状基本和中国筷一致。很多当地的传统食物,例如叻沙和虾面,都需要以筷子夹食

筷子的“国际化”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筷子,这句话确实不假。随着华人的脚步越走越远,无论是西半球的欧美还是南半球的澳洲,都可以找到筷子的踪迹。

///// 美国 /////

如果你身在美国,或许会对这个包装十分熟悉。Folo Pak生产的外卖餐盒在美国,尤其是加州的街头随处可见。很多中餐厅都是购买这里的包装盒。不管盒里是炒菜还是面食,一双筷子,就是中餐的标志

///// 澳洲 /////

澳洲华人会将本地食材和中式烹饪结合起来,把澳洲龙虾用广东做法做成龙虾面。广式风味的龙虾面最适合用筷子来享用

///// 德国 /////

在德国,用筷子吃猪肘也完全无压力。猪肘通常在炸制之后切成碎块,皮肉相连。用筷子一夹一提,吃起来毫不费力。

///// 西方人吃中餐 /////

不仅仅是华人在吃中餐或西餐时会使用筷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外也发现了筷子的好处,学习著借助筷子品尝美食

筷子在新加坡

新加坡作为一个华人和中国人众多的国家,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少不了筷子。筷子是融入我们每日饮食中,见证了我们喜乐和成长的一部分。

(以下图片来自舌尖投稿)

///// 捞鱼生 /////

@Aaron Yang

新加坡的新年,家家户户都要捞鱼生。一家人一起用筷子把盘中的鱼生高高夹起,夹的时候还要一起说上一句:“捞起,捞起,新的一年,风生水起”。夹得越高,新年的彩头就越好。筷子上的不仅是食物,也是新加坡华人对未来的期许

///// 红烧肉 ///// @文静 就算家乡遥遥,用筷子夹上一口来自家乡的正宗美味,就可以暂时缓解漫漫长夜里的思乡情切。

//// 深夜食堂 //// @闵婕 深夜最适宜来上一碗热热的炸酱面了。田鸡锅也是狮城宵夜的最佳选择。此时又是筷子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 一起吃饭的幸福 / @Lulu 两个人,一起吃一顿饭。用筷子夹起来的无论是面条还是火锅,都是暖暖的幸福的味道。

/ 见证孩子的成长 / @Fiona王大猫 筷子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是孩子成长的见证。从懵懵懂懂开始学习使用筷子,到长成青葱少年,这过程它全程陪伴。

所以,D&G的设计师

你可以不会用筷子,但不可以没脑子

筷子是中国的发明

亦是华人的骄傲

尊重筷子就是尊重华人

尊重传统文化在一饮一食中的源远流长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他,毕业于清华、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却在新加坡送外卖!现已回国,加入了美团
2025年06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405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8208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阅读
全网最全对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异,一篇看懂值百万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472次阅读
新加坡银行转账手续费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阅读
榜鹅海岸巴士转换站启用,旧站即将翻新,增风扇长椅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3762次阅读
蔡澜助理回应遗产分配:少去八卦别人隐私!新加坡财富传承的三重密码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阅读
蔡澜走了,但他藏在云吞面里“活过”的答案,还在人间冒着热气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