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的职场,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吃蛇。
当然,这里的“吃蛇”并不是真的嘴巴馋了,而是指偷懒的意思。
这个词来自福建话Jiak Zua,字面意思是‘吃蛇’。而福建话 "呷" (食) 的发音念 "Zua" (蛇)。因此这个词不只是在新加坡,在马来西亚、香港,当然还有福建,都可以听到这种说法。
在音译过程中,因为常会错将 “迣” 或 “逝” 写成蛇,而“迣” 或 “逝” 则有“趟” 的意思,就是指为了偷懒而少走一趟。所以吃蛇也可以说成 “吃迣” 或 “吃逝”。

在广东话中,蛇一般也和懒惰的表现相互关联,时常偷懒的人会被称为 “蛇王”。就好像我们熟知的,摸鱼、划水、打酱油这种偷懒的说法。
在新加坡,人们也直接把“吃蛇” 一词直译成马来语的 makan ular 或英语的 “eat snake”,在日常口语交流中使用。
所以如果有人对你说想吃蛇?千万不要真的扔给对方一条蛇哦!
新加坡华语数据库丨来源
谷歌搜索丨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