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想不通的时候,我就离开,看看水,新加坡有17个蓄水池,大多被热带雨林所包围,苍苍郁郁的,看了舒服。

其中有两个我最喜欢,因为公共交通难以抵达,其中的贝雅士上段蓄水池由最靠近的巴士站下车,也要来回走约6公里。但正是因为它的不方便,才如此特别。
进入贝雅士蓄水池上段的路,一直觉是这是新加坡最美的一条路。
先看看图。


老一辈的新加坡人都叫这里九曲十八弯,过去在60年代,是新加坡大赛车的跑道,父亲年轻时就曾经在这里看过赛车,比F1还要早举办的赛车。

现在它是通往新加坡最难去,也最漂亮的蓄水池的一条安静小路。疫情期间我经常来,因为这里永远安静,没什么人,空气好,绿意盎然,起起伏伏的马路,能容许更多风景。


来这里了解新加坡的水故事再好不过了,因为水是新加坡的命脉所在,新加坡在二战期间那么快投降也和水有关,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吵来吵去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水问题。
当然雨林里也有不少动植物的故事,包括经常在这里出没的莱佛士叶猴和食蟹猕猴。


我们花钱开发海水淡化设施,设置昂贵的新生水工厂,都是确保新加坡有足够的水源,最近在东海岸公园公布的长岛填海计划,也希望通过优质的城市规划,让水成为我们生活休闲的一部分,并同时解决供水问题。




蓄水池也有不少受保留的老树。
当然来到了那么远,也会顺道兜去另一个也很难去的实里达蓄水池,这里有个标志性火箭塔,能眺望蓄水池的美景,也是七八十年代新加坡人的共同回忆。
当时新加坡的旅游资源不丰富,父亲也会开着车带我们一家大小到这里郊游,火箭塔建造于1969年,设计反映了太空时代的美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太空时代设计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特别适合打卡的网红树。

以上婚纱图来自网络


以上是我拍的。
新加坡的水故事
我们将在1月11日(星期六,早上8点-1130am)举办一场探索本地水资源的导览,带大家到以上两个蓄水池了解新加坡的故事,和看看平时难得一看的风景,也能顺道了解本地生态。
集合地点:newton地铁站(全程包车)
导游老师:
叶孝忠,前《孤独星球》指南出版人,新加坡《联合早报》专栏作者,Ted讲者、新加坡作家节中文活动策展人,目前从事教书、出版和写作等。
他出版的畅销书《食遇》《12345》分别书写新加坡人文和美食,曾入围新加坡文学奖。他也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兼任高级讲师,负责教授创意设计思维。他最新出版的《我给新加坡写了一本马来西亚》,写马来西亚的小众景点,已经在书店上市。
他也经常带团去吃榴莲,听有趣的榴莲故事,目前正在打算撰写一本关于新马榴莲的新书。
收费:每人50新币(小孩和大人同价),包含包车交通、导游及深度人文和自然导览。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以下二维码入群了解和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