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自己以前实习的时候都拿多少钱吗? 在辣妈的印象里,实习基本上都不发薪水的,即使有也是少得可怜,每个月的生活开销还需要家里资助。

这是因为,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可以说是他们教育旅程中的一个成人仪式,所以不发薪水也是理所应当的。
然而在新加坡,居然有实习生实现了月入过万,令网友们直呼羡慕嫉妒恨~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新加坡实习生月入过万
一般来说,学生在大学期间会完成一到两次实习。然而,TikTok用户Jerv.is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作为南洋理工大学 (NTU) 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他在4年半的时间里完成了8次实习。
这位25岁的男生在TikTok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分享了他如何在完成实习任务的同时,继续在学业上取得进步。
视频来源:jerv.is@TikTok
在实习期间,Jervis体验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司,从Shopee到宝马都有。
他表示,之前在Meta作为一名企业工程实习生,他每月的收入为$5,700新币。这还不包括每月$4,000的津贴和价值$670的生活福利。
Jervis还提到,他最棒的学期之一是在Amazon完成全职实习的时候。

当时他不仅在实习中表现出色(获得了5张Amazon Web Services证书),而且在学业上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取得了5.0的GPA,同时,他还在健身房创下了新的个人记录。
去做就对了
Jervis觉得,当他学会运用Amazon的领导原则之一——行动优先时,他的效率突飞猛进。
Amazon的领导原则是一组构成公司文化支柱的价值观,用来指导员工如何思考、行动和沟通。
Jervis对行动原则产生了巨大的共鸣,并运用到了他的日常生活中。
他分享说,作为一个总喜欢考虑太多的人,当事情太多时,他就会倾向于过度思考,最终什么事都做不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决定在每天早上制定计划。
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帮助他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不是停留在无所作为和过度计划上。
但即便有这样的心态,在大学期间实习8次也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
他还提到,他除了获得荣誉学士学位外,还获得了理学硕士学位。
网友热议
在视频的评论区,网友们纷纷对Jervis表示赞赏。






有网友好奇Jervis是如何兼顾实习和学业的,他也进行了详细的回复。

他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把上课内容录下来对他很有帮助,因为这使他能够在晚上再进行一轮复习。
另外,由于他的工作是远程的,所以如果不需要参加会议,就可以在这段时间进行考试。
“随着工作的远程化,我们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工作地点和时间。现在一整天都可以完成你要做的事,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他分享道。
看完Jervis的分享,辣妈只想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而且这件事情的重点,除了让我们了解他的优秀和努力,学习一些他的实用经验之外,最重要的是:大厂的实习生薪水都好高啊~~

对于我们老母亲来说,实习是来不及了,但是可以把娃往大厂方向培养呀~
新加坡27个紧缺职业
先来看看新加坡都有哪些紧缺职业,对症下药疗效才好。

除了传统的金融及咨询科技行业,竟然农业技术和医疗保健也成为了新加坡人才短缺的行业了!
还有新兴的绿色经济行业,碳项目经理、碳交易员、碳标准与计量方法分析师、碳认证与审计专家……这些听都没听说过的名字,都是最受新加坡欢迎的职业。可见新加坡在践行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方面,那是走得相当地坚定不移。
家里有要选择大学专业的娃,可以参考一下,为毕业以后成为一个抢手的香饽饽选对方向。
PMET岗位最紧缺
新加坡人力部3月30日发布《2022年职位空缺》报告,结果显示新加坡科技人才仍然吃香,资讯通信领域的新职位空缺占比达69%,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

随着增长领域的人力需求稳健发展,职位空缺大多源于PMET岗位,比率从前年的53%增至去年的56%。这些PMET岗位一般都分布在资讯通信领域、金融与保险服务、专业服务,以及医疗与社会服务等领域。
什么是PMET?
PMET(Professional, Manager, Executive and Technician)指的是专业人士、经理、行政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统称。
冠病疫情相关限制放宽后,更多职场活动回到办公场所进行,可远程办公的职位空缺比率从前年的31%,减至去年的21%。
报告显示,专业人士、经理、执行人员与技师(PMET)岗位仍比非PMET岗位更有可能远程办公。
哪些高等院校最受欢迎?
如果毕业的学校是人力部MOM认定的顶级学府,那么妥妥的受大厂欢迎啊!哪些才是MOM认定的顶级学府呢?快来看看下面这个表格,你毕业的学校榜上有名吗?

中国的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复旦大学、中科大以及浙江大学也都在新加坡的顶级大学排行榜上。让孩子未来回到我们的祖国上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看完这些,各位妈妈们都心里有数了吗?按照孩子的兴趣和强项,和他们一起规划好未来的职业道路,向着理想进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