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自己以前實習的時候都拿多少錢嗎? 在辣媽的印象里,實習基本上都不發薪水的,即使有也是少得可憐,每個月的生活開銷還需要家裡資助。

這是因為,實習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獲得寶貴的工作經驗,可以說是他們教育旅程中的一個成人儀式,所以不發薪水也是理所應當的。
然而在新加坡,居然有實習生實現了月入過萬,令網友們直呼羨慕嫉妒恨~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新加坡實習生月入過萬
一般來說,學生在大學期間會完成一到兩次實習。然而,TikTok用戶Jerv.is的情況卻並非如此。
作為南洋理工大學 (NTU) 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學生,他在4年半的時間裡完成了8次實習。
這位25歲的男生在TikTok上發布了一段視頻,分享了他如何在完成實習任務的同時,繼續在學業上取得進步。
視頻來源:jerv.is@TikTok
在實習期間,Jervis體驗了各種不同類型的公司,從Shopee到寶馬都有。
他表示,之前在Meta作為一名企業工程實習生,他每月的收入為$5,700新幣。這還不包括每月$4,000的津貼和價值$670的生活福利。
Jervis還提到,他最棒的學期之一是在Amazon完成全職實習的時候。

當時他不僅在實習中表現出色(獲得了5張Amazon Web Services證書),而且在學業上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並取得了5.0的GPA,同時,他還在健身房創下了新的個人記錄。
去做就對了
Jervis覺得,當他學會運用Amazon的領導原則之一——行動優先時,他的效率突飛猛進。
Amazon的領導原則是一組構成公司文化支柱的價值觀,用來指導員工如何思考、行動和溝通。
Jervis對行動原則產生了巨大的共鳴,並運用到了他的日常生活中。
他分享說,作為一個總喜歡考慮太多的人,當事情太多時,他就會傾向於過度思考,最終什麼事都做不成。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決定在每天早上制定計劃。
這種思維方式的轉變幫助他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不是停留在無所作為和過度計劃上。
但即便有這樣的心態,在大學期間實習8次也是相當了不起的事情。
他還提到,他除了獲得榮譽學士學位外,還獲得了理學碩士學位。
網友熱議
在視頻的評論區,網友們紛紛對Jervis表示讚賞。






有網友好奇Jervis是如何兼顧實習和學業的,他也進行了詳細的回覆。

他還分享了自己的學習經驗,把上課內容錄下來對他很有幫助,因為這使他能夠在晚上再進行一輪複習。
另外,由於他的工作是遠程的,所以如果不需要參加會議,就可以在這段時間進行考試。
「隨著工作的遠程化,我們不再局限於固定的工作地點和時間。現在一整天都可以完成你要做的事,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他分享道。
看完Jervis的分享,辣媽只想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而且這件事情的重點,除了讓我們了解他的優秀和努力,學習一些他的實用經驗之外,最重要的是:大廠的實習生薪水都好高啊~~

對於我們老母親來說,實習是來不及了,但是可以把娃往大廠方向培養呀~
新加坡27個緊缺職業
先來看看新加坡都有哪些緊缺職業,對症下藥療效才好。

除了傳統的金融及諮詢科技行業,竟然農業技術和醫療保健也成為了新加坡人才短缺的行業了!
還有新興的綠色經濟行業,碳項目經理、碳交易員、碳標準與計量方法分析師、碳認證與審計專家……這些聽都沒聽說過的名字,都是最受新加坡歡迎的職業。可見新加坡在踐行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方面,那是走得相當地堅定不移。
家裡有要選擇大學專業的娃,可以參考一下,為畢業以後成為一個搶手的香餑餑選對方向。
PMET崗位最緊缺
新加坡人力部3月30日發布《2022年職位空缺》報告,結果顯示新加坡科技人才仍然吃香,資訊通信領域的新職位空缺占比達69%,是所有行業中最高的。

隨著增長領域的人力需求穩健發展,職位空缺大多源於PMET崗位,比率從前年的53%增至去年的56%。這些PMET崗位一般都分布在資訊通信領域、金融與保險服務、專業服務,以及醫療與社會服務等領域。
什麼是PMET?
PMET(Professional, Manager, Executive and Technician)指的是專業人士、經理、行政人員以及技術人員的統稱。
冠病疫情相關限制放寬後,更多職場活動回到辦公場所進行,可遠程辦公的職位空缺比率從前年的31%,減至去年的21%。
報告顯示,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與技師(PMET)崗位仍比非PMET崗位更有可能遠程辦公。
哪些高等院校最受歡迎?
如果畢業的學校是人力部MOM認定的頂級學府,那麼妥妥的受大廠歡迎啊!哪些才是MOM認定的頂級學府呢?快來看看下面這個表格,你畢業的學校榜上有名嗎?

中國的北大、清華、上海交大、復旦大學、中科大以及浙江大學也都在新加坡的頂級大學排行榜上。讓孩子未來回到我們的祖國上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看完這些,各位媽媽們都心裡有數了嗎?按照孩子的興趣和強項,和他們一起規劃好未來的職業道路,向著理想進發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