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价值观调查(The World Values Survey, WVS)是一项旨在研究公众的价值取向,并探索其如何随时间与社会变迁而变化的最大规模的全球性调查。目前World Values Survey Association(世界价值观调查学会)已进行了七次全球性调查。
2019年,新加坡第三次参与调查,此前分别于2000年和2012年参与调查。新加坡地区的调查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LKYSPP)新加坡政策研究所(IPS)进行。主要负责人是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的马修博士(Mathew Mathews)和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副教授吴木銮(Alfred Wu)。研究团队于2019年11月到2020年3月间进行调查,受访对象超过2000人。

此价值观调查的结果引发新加坡媒体的关注。之前有很多关于新加坡人价值观的报道。最近,此调查的成果被新加坡的资深政治家引用。以下是当地媒体报道的内容。
在众多发达的民主国家中,人们经常目睹种族、宗教和社会经济方面的深刻分歧。然而,新加坡通过实施教育和人民融合的住房与社会城市战略,成功地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星期三(5月10日),一场以“增强社区的弹性和未来准备”为主题的对话会在宾海湾花园举行,新加坡国务资政兼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就此主题回应新加坡外交部巡回大使、李光耀创新城市中心主席陈庆珠教授的询问。尚达曼指出,新加坡为每个人提供接受公共教育的机会,与一些声称倡导平等的国家如瑞典和法国相比,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内学校之间的差异要小得多。
他表示,新加坡成功地推行社区融合措施,避免了以社会阶层、种族等特征为基础的人群聚集,在建立独特的社会结构的同时也促进了不同社群之间的互信和友谊。“人们互相信任,友谊随着时间的推移加深。虽然新加坡是差异极大的多元文化社会,但是人们和平共处,愿意共同工作和生活。”

尚达曼引用2019年的世界价值观(由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下辖的政策研究所执行)的调查结果,指出在日常的邻里生活中,约有22%的新加坡居民对他人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相较于中国、泰国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其他受调查国家,新加坡的邻里互信相对较低。针对这一情况,尚达曼呼吁新加坡人要加强邻里之间的互信关系。
他同时主张人们应互相扶助,特别是对年长者而言,建立友谊和社会关系网至关重要。尚达曼强调,孤独是导致人们身心健康受损的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人们感到孤独并且行动能力下降时,失智症和其他生理问题可能随之而来,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失智症作为一种严重的认知障碍疾病,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新加坡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对于失智症的关注和研究变得愈发重要。在这个领域,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也有研究人员在研究如何改进公共政策帮助构建失智症友好型社会。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失智症友好型社会:家属不应独自承担照顾失智症患者的重任》

尚达曼也认为,目前新加坡有近7万名独居老人,因此有必要增加对年长者有益的社区基础设施。这不仅包括便于出行的坡道建设,也要注重让年长者体验每一天的美好。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外出结交朋友,同时鼓励人们去探望老人,增加彼此交流的机会,让每个人都能感觉自己属于一个更大的社区,营造出互相依赖的氛围。
谈到当下备受关注的“唯才是用”问题时,尚达曼重申过去在这方面或许“做过了头”,并指出现在我们不仅承认更广泛的技艺与才能,还强调不断提升技能的重要性,不再仅仅看重早期的学业成绩。“这虽然仍是某种方式的唯才是用,但我们拓宽定义,并将期限延长至一辈子,以便让更多不同的人获得应有的认可。”
博彩管理局拨600万元
设未来社会影响力基金
尚达曼10日主持了新加坡赛马博彩管理局设立的一项600万元的基金主持启动仪式。在未来三年内,该基金将为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李光耀创新城市中心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政策研究所提供支持,试推行一些旨在帮助社会有需要人士的新计划。

在接受采访时,李光耀创新城市中心主席蔡君炫博士表示,这项为期多年的合作将使研究机构在实践中不断学习,通过基于研究的实践来测试和改进相关的社会应对措施。他强调,“我们将与社区展开广泛合作,共同拥有、共同创建和共同推动首个解决方案。”
政策研究所政策硏究室主管、高级研究员李兴业博士受访时也举例说明了这个名为“未来社会影响力基金”(Future-Ready Society Impact Fund)可以尝试推行的实验项目。这些项目包括鼓励释囚和残疾人士尝试创业、资助有意改善社区环境的居民,以及促进不同意见持有者对话,寻求在一些有争议的议题上达成共识。

文章来源:综合整理自联合早报及网络资料,2023年5月23日,星期二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内容来自于作者,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官方机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