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城市道路并不会拥堵。因为大部分人的出行方式都会选择公共运输,其次是计程车(新加坡叫计程车为“德士”),开私家车的人并不会特别多。
S叔在新加坡有不少收入不低的朋友,关于买车还真是意见不一:有的主张“宁可买房,也不买车”,有的朋友却坚决要买车。
据买车朋友透露,自家没有车的情况下,每天送3个孩子上学和参加兴趣班,打车费一天至少1k人民币……太夸张了!
不买车也有TA的理由:因为买车贵、开车贵、停车贵、车牌更贵,而且车牌只能用10年!?
新加坡买车居然这么难吗?在新加坡该不该买车呢?这次带大家来一探究竟。
新加坡买车难吗?不容易!
众所周知,新加坡面积并不大,是全球道路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本地人口加上外来人口也不少 。
试想一下,按照新加坡人的收入,每个家庭都有能力购置私家车,那不得堵车堵到怀疑人生。
因此,为了调节车辆数量的增长,缓解拥挤的道路,提倡公共运输,新加坡政府严格限制私家车。

新加坡政府除了加重汽车的进口税,在1990年引入了车辆牌照配额许可证(COE),也就是被吐槽是“全球最贵铁皮”的新加坡车牌。
全球最贵铁皮,一个车牌50w!
COE(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 )简单来说就是车牌,新加坡人称为“拥车证”。
任何在新加坡想买车的人,都要想通过竞拍的方式获得拥车证,才可以购买车辆并登记,不然是没办法上路的。注意了,拥车证的使用时间只有10年,到期后还得重新竞拍。
每个月政府会两次公开拍卖一定数额的拥车证,价高者得。
来看看新加坡2023年6月份COE公开投标成价。

A类和B类为个人和一般家庭通常会购置的中小型汽车或豪车。
可以看到,拥车证要高达9.8万元新币,也就是52万人民币,而且还只能买个10年的使用时间,到期后就要注销车辆,或者支付续期费(价格参考过去三个月COE的平均值)。
新加坡的车牌分分钟比一辆车还贵啊!这也是为什么新加坡平均每25人才拥有一辆私家车。

另外,新加坡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市中心建立电子道路收费(ERP)系统的国家,目的也是缓解高峰期的车流量。
电子道路收费(ERP)系统,只要在高峰时段经过电子收费闸门,就会被自动收取费用。不同的车辆不同时间收费不同。
日积月累下来,又是一笔金额不小的费用了。加上停车也贵,所以很多新加坡人买车不是为了通勤,主要是用来周末全家开车出游。
其实,新加坡政府这波操作也是妙啊~车牌10年使用期限的规则,保证每年都有新的配额流入市场竞拍,有效控制了新加坡内运转的车辆总数量,道路不拥堵,经济提升了,环境也保护好了。
如果决定不买车,那再看看其他的出行方式——
新加坡打车贵吗?
在新加坡,S叔觉得打车还真不贵。
新加坡的计程车根据不同公司、不同车型,收费不同。
起步价为3-5新币/1公里,在工作日的早晚高峰,还需增加总车费的25%作为“高峰费”,计程车经过ERP的费用也均由乘客支付。

不过因为新加坡地小,通常车程不会太长,单程费用往往都不会太夸张。对比超高额打车费的日本,打车费那可太能接受了。
新加坡公共运输
不过性价比最高之选当然还是新加坡的公共运输。
新加坡便捷的公共运输系统,让当地人不开车就能到达城市各个角落。

新加坡在社区规划时很注重公共运输配套,如果社区附近没有步行可达的地铁车站,那么一定有接驳居民前往地铁车站的公交线路。
在各个地铁站,也几乎都有详细的接驳公交指示牌,告诉乘客从这个站点的哪个出口出去,可以坐上哪些公交线路。
MRT和Bus的车厢都很干净明亮,舒适度很高,而且也很方便。
不过S叔的朋友也曾吐槽,因为新加坡的地方太小,基本几百米就一个站,走走停停真的很耽误时间。
回到最初的话题,在新加坡买不买车?S叔认为,看你个人或家庭的需求。
对于有娃家庭来说,有车是最好的,便利舒服还节省时间,周末出行幸福感提升。如果选择不买车,竞拍车牌的钱拿去打车也很抵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