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你會發現一個現象,城市道路並不會擁堵。因為大部分人的出行方式都會選擇公共運輸,其次是計程車(新加坡叫計程車為「德士」),開私家車的人並不會特別多。
S叔在新加坡有不少收入不低的朋友,關於買車還真是意見不一:有的主張「寧可買房,也不買車」,有的朋友卻堅決要買車。
據買車朋友透露,自家沒有車的情況下,每天送3個孩子上學和參加興趣班,打車費一天至少1k人民幣……太誇張了!
不買車也有TA的理由:因為買車貴、開車貴、停車貴、車牌更貴,而且車牌只能用10年!?
新加坡買車居然這麼難嗎?在新加坡該不該買車呢?這次帶大家來一探究竟。
新加坡買車難嗎?不容易!
眾所周知,新加坡面積並不大,是全球道路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本地人口加上外來人口也不少 。
試想一下,按照新加坡人的收入,每個家庭都有能力購置私家車,那不得堵車堵到懷疑人生。
因此,為了調節車輛數量的增長,緩解擁擠的道路,提倡公共運輸,新加坡政府嚴格限制私家車。

新加坡政府除了加重汽車的進口稅,在1990年引入了車輛牌照配額許可證(COE),也就是被吐槽是「全球最貴鐵皮」的新加坡車牌。
全球最貴鐵皮,一個車牌50w!
COE(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 )簡單來說就是車牌,新加坡人稱為「擁車證」。
任何在新加坡想買車的人,都要想通過競拍的方式獲得擁車證,才可以購買車輛並登記,不然是沒辦法上路的。注意了,擁車證的使用時間只有10年,到期後還得重新競拍。
每個月政府會兩次公開拍賣一定數額的擁車證,價高者得。
來看看新加坡2023年6月份COE公開投標成價。

A類和B類為個人和一般家庭通常會購置的中小型汽車或豪車。
可以看到,擁車證要高達9.8萬元新幣,也就是52萬人民幣,而且還只能買個10年的使用時間,到期後就要註銷車輛,或者支付續期費(價格參考過去三個月COE的平均值)。
新加坡的車牌分分鐘比一輛車還貴啊!這也是為什麼新加坡平均每25人才擁有一輛私家車。

另外,新加坡還是世界上第一個在市中心建立電子道路收費(ERP)系統的國家,目的也是緩解高峰期的車流量。
電子道路收費(ERP)系統,只要在尖峰時段經過電子收費閘門,就會被自動收取費用。不同的車輛不同時間收費不同。
日積月累下來,又是一筆金額不小的費用了。加上停車也貴,所以很多新加坡人買車不是為了通勤,主要是用來周末全家開車出遊。
其實,新加坡政府這波操作也是妙啊~車牌10年使用期限的規則,保證每年都有新的配額流入市場競拍,有效控制了新加坡內運轉的車輛總數量,道路不擁堵,經濟提升了,環境也保護好了。
如果決定不買車,那再看看其他的出行方式——
新加坡打車貴嗎?
在新加坡,S叔覺得打車還真不貴。
新加坡的計程車根據不同公司、不同車型,收費不同。
起步價為3-5新幣/1公里,在工作日的早晚高峰,還需增加總車費的25%作為「高峰費」,計程車經過ERP的費用也均由乘客支付。

不過因為新加坡地小,通常車程不會太長,單程費用往往都不會太誇張。對比超高額打車費的日本,打車費那可太能接受了。
新加坡公共運輸
不過性價比最高之選當然還是新加坡的公共運輸。
新加坡便捷的公共運輸系統,讓當地人不開車就能到達城市各個角落。

新加坡在社區規劃時很注重公共運輸配套,如果社區附近沒有步行可達的地鐵車站,那麼一定有接駁居民前往地鐵車站的公交線路。
在各個地鐵站,也幾乎都有詳細的接駁公交指示牌,告訴乘客從這個站點的哪個出口出去,可以坐上哪些公交線路。
MRT和Bus的車廂都很乾凈明亮,舒適度很高,而且也很方便。
不過S叔的朋友也曾吐槽,因為新加坡的地方太小,基本幾百米就一個站,走走停停真的很耽誤時間。
回到最初的話題,在新加坡買不買車?S叔認為,看你個人或家庭的需求。
對於有娃家庭來說,有車是最好的,便利舒服還節省時間,周末出行幸福感提升。如果選擇不買車,競拍車牌的錢拿去打車也很抵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