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沦陷亡国”,而且不是第一次

2022年02月02日   •   6万次阅读

(日寇处决锡克族战俘。图源: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K R Menon医生后来回忆道:“(日军进城后)市民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他们都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屠杀数万华人

日本侵略军占领新加坡之后,为了报复华人抗日,展开名为“肃清”的大屠杀,也称“大检证”,用多部货车负责带走有嫌疑的华人,年龄18至50岁,把他们带到榜鹅、樟宜、加东、丹那美拉等海边枪杀。至少七万至九万华人被杀。

(大检证现场。图源: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检证合格的,盖上个“检”字,才可安全离去。通不过的,直接押上车,拉到海边集体枪毙。“乱离时代”展品。)

(这是20岁广东籍贯男子朱振南的良民证,他是海味杂货店店员。“乱离时代”展品。)

位于樟宜的惹兰培本是其中一个屠杀地点。这些是1966年在惹兰培本乱葬岗发掘出来的,有钥匙、钱包、笔、眼镜、梳子、子弹壳、皮带扣、烟斗等。这些都是野蛮侵略者血淋淋的罪证。

(以上三幅:“乱离时代”展品。)

先驱画家刘抗1946年创作《杂碎画集》,图文并茂把日军暴行形象地展现于读者眼前。

(“乱离时代”展品。)

后记:沉重与悲戚之后是什么?

我参观过不少战争历史展览,但,给我如此沉重和悲戚之感的,只有两个。

一个是我二十年前去过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一个是我这次去参观的“乱离时代:1942年新加坡沦陷时期的回顾与意义”(Dislocations)二战主题展览,在新加坡历史博物馆展出。

这个展览十分独特。

它并不是教科书式的把新加坡沦陷历史一幕幕展示,而是通过亲历者的各种回忆和文物,让观众从个体的层面认识历史,感受历史。

(英军从新加坡撤侨,侨民撤离时的心理活动。)

(在船上望着被轰炸的新加坡,四处火光摇曳。)

(很多船被击沉,包括运送军需增援新加坡的“亚洲皇后号。)

这样的感受十分直观,也十分有震撼力。

它让你感觉到,苦难和无助,可能就在你我身上。

也让你感觉到,和平与幸福,随时可以离你远去。

沉重和悲戚之后,应该是反思和记忆。

(“乱离时代:1942年新加坡沦陷时期的回顾与意义”从1月29日至5月29日在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入场免费。)

仇人可以原谅,教训不能遗忘

今年是新加坡沦陷八十周年。

再过二十年,到了2042年,就满一百年了。

届时,几乎所有二战亲历者都不在了。但是,他们的子孙会听自己父辈和祖辈说过抗战和战争故事,这会成为他们家族记忆的一部分。

然而,对更广大的新加坡社会来说,到时还会不会记得这场残酷的战争?还会不会认为这段历史必须牢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牢记历史,不是为了记仇,而是为了吸取教训——居安思危,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仇人可以原谅,教训不可遗忘。

新加坡不是第一次沦陷 悲剧曾经重演,将来也可能重演

1942年到1945年,新加坡沦陷于日寇之手。但,这不是新加坡第一次被侵略,也不是新加坡第一次沦陷。

根据《马来纪年》的记载,新加坡在14世纪末曾被满者伯夷侵略,之后被统治数十载。

15世纪初至16世纪初,新加坡被马六甲统治;1613年,亚齐苏丹国入侵柔佛,焚毁新加坡河河口的据点。

现代新加坡人很少有知道这些历史的;即便知道,也只是知道硬邦邦的几段文字记载,对这些历史没有任何情感和感觉,似乎它并不是我们的过去,似乎它与我们毫无关系。

当然,其中一个客观原因是,现代新加坡人是莱佛士开埠前后移民的后代,我们并不继承14世纪和16世纪的这段历史,对它缺乏认同感,倒也不为过。

我们可以遗忘满者伯夷和亚齐苏丹国带来的血的教训。但是,如果我们也遗忘二战,有朝一日,这段历史就也会从我们后代人的集体记忆中抹去。

抹去又如何?

届时,这个以百万先辈的血、泪和尊严为代价的惨痛但宝贵的教训,将付之东流。

如果我们忘却历史,如果我们遗忘教训,如果先辈的沉痛与悲戚只成为展品,而不是我们集体记忆的一个部分,那么,这个悲剧将来还可能会重演。

愿天下太平,祝虎年吉祥!

上一页
2/2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837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24万富豪集体涌入新加坡!他们为何对狮城情有独钟?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阅读
震惊!这个没有资源的"小红点"凭什么成功?副总理王瑞杰首次公开6大治国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阅读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调涨订阅费!新加坡人每月要在这7个流媒体平台花多少钱?🔎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阅读
王乙康部长:许多民主国家寸步难行,新加坡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2025年05月03日   •   2736次阅读
南大vs国大硕士就业大揭秘:高薪背后竟然靠它?
2025年04月30日   •   2052次阅读
在新加坡东海岸,遇见首家南洋风情高品质寄宿家庭!
2025年05月01日   •   1710次阅读
2025新加坡大选,究竟藏着哪些精彩看点?
2025年05月03日   •   1539次阅读
2025年全球最强护照出炉,富豪心仪之国再夺榜首
2025年05月02日   •   136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