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央视新闻)
如果欧盟国家和G7成员国,都能把疫苗护照搞定,那么离全世界重开大门真的不远了。
另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说过:
美国有可能在8月前实现90%人口的群体免疫,因此建议中美优先考虑解除双方旅行限制。
如果中美能互相解除旅行限制,那就更不得了。

(图源:Asiaone)
新加坡的交通部长王乙康3月5日也在国会上分析今年各国旅行会恢复不少。
他分析随着各国展开疫苗接种,加上各地政府意识到无法永久关闭边境。
今年应该会有一些国家边境重开,航空业也会开始复苏~

最近往返中新的机票价格也降下来许多,我们衷心希望,新加坡和中国之间能够早日互开免隔离!
机票降价了
上海-->新加坡 航线
30天内最低票价日:
国泰航空 3月15日
单程票价¥2199中转香港
其他航班安排:
吉祥航空每周五、
新加坡航班空每周一
胜安航空每周一
中国东方航空每周一

无锡-->新加坡 航线
30天内最低票价日:
东方航空
3月18日、25日
单程票价¥1500中转西安
(另补税费¥616)
其他航班安排:
吉祥航空每周一
东方航空每周四(中转西安)
新航每周六日(中转深圳)

厦门-->新加坡 航线
30天内最低票价日:
厦门航空
3月20日、27日
单程票价¥3186
其他直飞航班:无

重庆-->新加坡 航线
30天内最低票价日:
吉祥航空3月26日
单程票价¥2053中转上海
其他航班安排:
新加坡航空每周一
南航每周一(中转广州)
厦航每周二(中转厦门)

西安-->新加坡 航线
30天内最低票价日:
吉祥航空3月25日
单程票价¥2053中转上海

武汉-->新加坡 航线
30天内最低票价日:
新加坡酷航
3月18日、25日
单程票价$490.48
其他直飞航班:无

郑州-->新加坡 航线
30天内最低票价日:
新加坡酷航4月1日
单程票价$490.48
其他直飞航班:无

*信息来源:各航司官网、携程网,机票价格时事波动,请以管官网为准。
附录 中国重点省市入境隔离政策
北京市
北京口岸入境人员在14天集中隔离期满后,继续开展7天居家或集中隔离,期满后再进行7天健康监测;国内其他口岸入境人员满21天方可进京,进京后补足7天健康监测,未满21天已进京的补足7天居家或集中隔离、7天健康监测。
上海市
所有中外人员,凡是在进入上海之日前14天内,有过重点国家或地区旅居史的,一律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健康观察,也就是一律隔离14天。
浙江省
对入境人员实行“14+7+7”健康管理措施,即 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的人员继续实施 7 天居家健康观察,“健康码”由红码转为黄码,期满进行 1 次核酸检测;对居家健康观察期满核酸检测阴性者,“健康码”由黄码转为绿码,并继续实施 7天日常健康监测,期满再进行 1 次核酸检测。
福建省
对所有 14 天内有境外(含台港澳)旅居史、目的地为福建的入闽人员,实行 14 天集中医学观察,并进行核酸检测。
江苏省
所有入境人员集中医学观察 14 天。
对从上海入境来苏人员实施有条件“3+11”转运隔离措施。
重庆市
对境外来渝返渝人员全部集中隔离 14 天,开展病毒核酸检测。
四川省
对所有入境来蓉人员一律进行集中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入境人员目的地在四川省内的,集中隔离观察 14天;目的地为省外的,一律集中隔离 14 天后且检测合格的才能前往。
鼓励境外来(返)蓉人员践行“14+7+7”的隔离生活,除 14 天的集中隔离期外,居家隔离 7 天,并倡导再过 7 天“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
湖北省
所有境外来鄂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14 天。
广东省
所有经广东口岸入境人员(含中转旅客,不含港澳台地区)实行核酸检测全覆蓋,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14天。
深圳对入境人员实行“14+7”隔离措施
河南省
所有从郑州口岸入境人员,需在郑州集中隔离 14 天。自愿自费进行 2 次核酸检测呈阴性及 1 次血清抗体检测呈阴性的入境人员,可在集中隔离 7 天后,返回居住地继续居家隔离 7 天。
辽宁省
对入境人员实行“14+7+7”疫情防控措施。即对入境人员实行 14 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再进行 7 天居家隔离观察(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进行集中隔离)和 7 天社区健康监测。14 天集中隔离期间进行 2 次核酸检测和 1 次血清抗体检测,完成两个“+7”防控措施时,各进行 1 次核酸检测。
黑龙江
凡境外抵(返)哈人员一律实行“14+7”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即:从太平国际机场直接入境哈市的人员,要全部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隔离期满并医学检测合格后,通过“手递手”闭环运转方式转为7天居家医学观察,不符合居家医学观察条件的,可继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香港
任何人在抵达香港前 21 天内曾经在海外(即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地区)逗留,入境香港后都需要接受强制隔离检疫 21 天。
(整理资料,如有变化,以地方官网为准)
*部分参考资料:央视新闻、搜狐、华尔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