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这一件事,就能透露出一些无良雇主对客工的剥削有多么严重。

剥削还是其次,有些客工在雇主的控制下直接失去了人身自由。
今年九月,一名新加坡经理因三名客工在阻断措施期间一再闹事,包括攀墙外出买酒,两次将他们禁锢,其中一次长达39天之久。
至于禁锢客工的原因,被告称客工在疫情期间,曾离开住处欲到外面购买酒,而且其中一名客工也非法驾驶,于是被告将客工们视为“搞事”。而且三人被禁锢在一间干净、有厕所和无线网络的房间内,同时也会定时定点送餐和水。

如果说这件事情是有些客工“不安分”所导致的,雇主还算情有可原,那这次疫情期间一些客工想要回国却因被雇主拒绝走上绝路的事件又如何解释?
疫情期间,客工们没有收入,被隔离在宿舍中,不知何日是尽头。好不容易盼来了雇主可给自己买机票回国的好消息,跟雇主一提,就被拒绝或者一拖再拖,甚至有的刚开始假意同意,却又反悔,直接导致了某些客工的轻生行为。
你可能会说,客工们可以维权啊!可以去投诉雇主啊!
很可惜,在新加坡,劳资双方不平等的问题在客工身上尤其严重。

新加坡的劳工法律极为严苛,与国内偏重保护劳工利益的倾向截然相反,一不小心就会维权还未成功,却已经触法受刑,上文提到过的巴士车长罢工被判刑事件就是很好的说明。
而且一旦出现纠纷,客工一般都处于比较困顿的状况之中。而雇主了解客工们的困境,有些雇主就会故意拖延时间,以拖垮客工。
以投诉最多的无理由拖欠、克扣工资为例,新加坡的相关仲裁程序总是极为漫长复杂,对客工提供证据的要求极为严格,但对雇主违反法律的明显行为却睁一眼闭一眼。
甚至当雇主公然拒绝执行仲裁命令时,当局绝大多数时候都会坐视不理,只要求客工们自行起诉雇主,以取得法庭执行令。
2013年4月,客工老包在新加坡的一个建筑工地找到一份工作,为此支付了2万人民币的中介费。哪知工作5个月之后,他们的雇主便拖欠其工资。尽管多次索要,但是毫无结果。
将雇主告上法庭之后也是一拖再拖,最终,他只能选择接受雇主的低额补偿,然后回国。原因很简单:
“案子会拖下去,我们拖不起。”
被盘剥利用至此,客工们难!
03. 想融入新加坡社会?难!
截至2019年6月,新加坡持WP准证的外籍劳工人数达98万,占外来务工人员总数的70%,占新加坡总人口数的17%。
客工的身影在新加坡处处可见,他们多数默默辛劳,用汗水换来微薄的工资,却为新加坡创造著远比所得薪水更高的价值。
客工使新加坡的劳动力结构更为完善,帮助新加坡经济实现多元化,对新加坡的经济增长也贡献颇多。在1992-1997年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外籍劳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9.3%。
同时,这些低薪客工也让新加坡降低了整体工资水平,增加了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提升国际竞争力。2011年,新加坡吸引到投资项目IM Flash新加坡晶圆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说:
“如果没有这些外籍劳工,我们将吸引不到这个价值30亿美元的投资项目,而英特尔和美光公司可能会选择在其他地方设立它的晶圆厂。”

尽管大部分新加坡人都认可,在这个城市国家的发展中,客工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但他们仍然看不起外籍劳工,认为这些人肮脏、粗野、贪婪、说话声音大,甚至认为他们是危险人物,具有犯罪倾向。
2019年12月,由国际劳工组织与联合国妇女署联合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过半数新加坡人认为外劳带来更高犯罪率,并且不应与本地人获同等薪酬!
你看,客工们数量庞大,贡献巨大,却依然无法被本地人所接受。
这次疫情中,客工们被隔离在客工宿舍很长时间。你以为客工们对被隔离很陌生吗?不,他们很熟悉。
事实上,“被隔离”一向是他们在新加坡的生活状态。
在很大程度上,新加坡当地人都与客工保持一定的距离,客工宿舍绝大部分都坐落在城市的郊区。
2008年,新加坡政府在偏僻的林厝港地区盖了两个可容纳 1.2 万人的工人宿舍, 这个地区紧邻穆斯林、基督教和中国人的墓地,宿舍距离当地人居住地和商场所在地的裕廊西至少有5公里。

即使工人宿舍建在当地居民区,政府也尽量避免所谓的“外籍劳工对本地人的滋扰”。再加上超长工时与超大工作量,很多客工会被雇主安排用一辆车在宿舍和工地之间接送,客工们一个挨着一个坐在车的后斗里,看着这个即便来了几年也依然觉得陌生的城市。
宿舍—工地两点一线的生活和被严重挤压的时间让他们只能活跃于工友间的生活圈,几乎无法对外交际。即便有了时间出去逛逛,语言不通也成了他们融入新加坡的一大障碍。
很多客工的教育程度偏低,除了自己的母语无法掌握新加坡的工作语言——英语。很多时候,他们无法获得想要了解的信息,而且无力和更多的人交流。

更有些时候,即便客工们可以交流、愿意交流,却没人愿意和他们交流。对客工的歧视问题,在新加坡一直存在。
我的老板对中国工人态度很差,经常骂他们,说他们太笨,干活太慢。他对我们 可不敢这样。一些中国工人被气哭了,到我这里抱怨,我只能告诉他们,是你们自己要来新加坡的。
一位在咖啡馆工作的新加坡员工说道。 这仅仅是来自工作上的歧视。
工作上,新加坡的客工通常承担肮脏(Dirty)、危险(Dangerous)和困难(Difficult)的“3D”工作。他们为新加坡繁华的城市提供餐饮、清洁、建筑等服务,但却不能自由换工作、不能申请永久居留,未经政府许可的话,他们甚至不得与新加坡人或永久居民结婚。
工作之外,同样生而为人,惟社会一些看不见的歧视和偏见仍然存在。
“爸爸,我可以不坐那个客工旁边吗?他好臭哦。”

我今天太太太累了。3点47分从噩梦中醒来,梦见一大群印度客工冲进我的房子。
真是严重受到最近病例的影响,有点轻微焦虑了…

……
来者是客著这个词中有客一字,独在异乡为异客这句诗中也有客一字,只是不知道,客工的“客”在新加坡到底是哪一个?
总的来说,新加坡客工遭剥削问题一直存在,被劳务中介征收昂贵中介费导致债务缠身;雇主拖欠薪资、扣留护照;社会上的歧视……都隐藏在新加坡经济繁荣的表象下。
客工们的难,绝不是从这次疫情才开始的。
疫情爆发,只是扯下了一块遮羞布。至于遮的到底是谁的羞?见仁见智。
对新加坡客工的关注绝不应该只是一时之事,而应该是永不止息。
路还很长,你我共勉。
资料来源:
1. 网络公民: 看不见的“廉价”客工 拿命为新加坡的繁荣拼搏
2. 中国新闻网: 新加坡华媒透析劳务中介行业:充斥着各种丑陋面
3. 半月谈:新加坡:外籍员工的梦想与惆怅
4. 叁里河:被新加坡遗忘的客工
5. 网络公民:想换工就给钱! 建筑公司老板坑客工,被罚款逾6万元
6. 每日狮城:本地一经理因软禁工人被罚9000元!谁来关注客工群体生存状况?
7. 潘婉明:客工、人才、新移民:外国人在新加坡
8. Aris Chan:召之即来 挥之即去 中国工人在新加坡的劳动权益状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