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国家设计中心近期上演的两场展览之巧,就在于合时宜地探索了后疫情时代的设计力:《Visions of the Future》前瞻了未来,展示了年轻设计师在疫情所创造的新常态中可拥有的新的生活仪式;而《R For Repair》则倒带叙旧,聚焦于私人破损物品的修复,以对可持续性重新作诠释。最终,两者所反映出的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出路,亦是这个设计国度所拥有的集思广益之美。






向左滑动查看:新加坡国家设计中心
《Visions of the Future 未来愿景》原本为米兰家具展策划。尽管无法如愿登上那享誉国际的设计舞台,但其收录的七位设计师作品,仍探索了一系列当今值得被正视的挑战:从老年痴呆症的疗法、到一次性塑料的使用,都在疫情的前提下获得新检视与体会。根据策展人之一,Forest & Whale 组合的 Wendy Chua 而言,“疫情无疑加剧了设计作品的社会意识。当我们决定将展览从米兰搬回新加坡时,也就必须重新考虑展览设计。因此我们就问:在疫情和危机中,展览经验应该如何演变?“


《Visions of the Future 未来愿景》展览现场
答案,有趣地,也来自于病毒。“我们发现社交距离的需求是一个创意上的挑战。而且受病毒的传播曲线获得灵感,我们才会为展览设计出一个波浪状的基座,这样也就对疫情有所隐喻,并使观者能安全地保持距离。”她说。随着城市开始缓慢地恢复正常,而对防疫产生的初步危机消退后,人们便会开始努力在后疫情时期寻找生存意义。这时候的《未来愿景》也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可以对许多被忽视的问题进行重启和重建。
01 Rewind
By Poh Yun Ru





向左滑动查看:Poh Yun Ru 设计的“倒带”系统,可以追踪痴呆症老年人的活动,将老年人的记忆与屏幕中的声音与图像联系起来,以提高他们的智力敏锐度。
疫情导致的长期隔离,将会让长者无法与家人和近亲有身体接触,长期宅家中也会导致缺乏适当的活动量,让认知能力迅速下降。因此“倒带”系统就是一件追踪患者活动的工具,通过要求长者将个人记忆与屏幕上出现的图像和声音作联系,以提高他们的智力敏捷性和敏锐度。
02 Mass Production of Happiness
By Yingxuan Teo





向左滑动查看:Yingxuan Teo 设计的“自皂”系统,可以将天然成分制成消毒液。
“量产幸福”看似来自实验室,但现实乃一个“自皂”系统。在一个“塑料包装完全被淘汰”的未来,有了这款工具就能以天然成分如芦荟制造消毒液,并且能避免日常肥皂中含有的刺激性化学物质所带来的不适。设计最终也希望能让公众考虑到一次性液态肥皂瓶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03 Canvas
By Ng Luowei & Mervyn Chen




向左滑动查看:Ng Luowei & Mervyn Chen 设计的用速干液体胶漆来修补旧鞋。
“帆布”提供了一种具有远见的方法来作修复和修补。采用了速干液体胶漆来作为用于修补旧鞋的创意材料,用者每一次的尝试都能为旧鞋带来新的生命,甚至让其成为独特的作品。这样就能减少不必要的丢弃。这概念将在有可能在疫情时期带来的经济衰退情况中,更显其可持续意义。
Q&A
卷宗Wallpaper*简称W*
W*:设计过程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Poh Yun Ru
“痴呆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疾病,而我在越是花时间与患者相处,越是发现到疾病对每个人的影响都不一样。尽管我曾在养老院与病患相处,并尝试体会,但那在情感上是极为透支的。意识到人类所需的各种互动性,就是我的挑战。”

Yingxuan Teo
“最早的原型是由荷兰埃因霍温的玻璃工匠制造。当我从荷兰搬回新加坡时,作品便得在新加坡生产。这就是最大的挑战,因为在这里很难找到玻璃制造商。经过一番搜索后,我终于找到了一家医疗保健和科学仪器生产商来制作。”

Mervyn Chen& Ng Luowei
“我们使用的原料实际上乃为工业级别,所以将其重新包装为消费者级别的维修工具箱中就是个巨大的挑战。这部分我们仍在努力中。”
W*:项目的未来发展是什么?

Poh Yun Ru
“项目已在看护中心与用户进行着测试,并可以透过开放源代码的网站上找到,从而使所有人都可以使用这类以痴呆症为主的包容性治疗工具。我从未打算让设计成为大众市场的产品,因为所重视的是共同发展的需要,希望让医生和患者进行密切合作以取得更合适的疗法。”

Yingxuan Teo
“目前,这项目仍是个意识形态的作品,设想到未来将不再会有一次性的液态肥皂瓶。所以如果下次当人们站在超市里对选购液态肥皂瓶会再三考虑时,那这项目就已为可持续性迈前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