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新加坡年轻人似乎越来越不在乎所谓的“面子”。
一条《因为结婚担心破产》的帖子在新加坡的社交平台上意外获得极高的关注,而下方的网友竟然清一色建议对方:
取消婚礼!或者只办一个很小的婚礼意思意思吧!

图源:网络
要知道这在很多国家根本难以想象!一场盛大的婚礼不仅是仪式,是双方家庭的颜面,更是男方娶女方为妻公开告知的态度和尊重。
不办婚礼这个选项,在很多老一辈的眼中,简直等同“私奔”。
大婚礼小婚礼没婚礼?
虽然多 这位在社交平台上求助的男子写道: “我们已经快要30岁了,目前正在等待2027年即将到期的BTO。我们的总收入每月7k+新币,生活节俭一直在积极储蓄。但到了2027年我们可能会用光所有的CPF OA和储蓄来买房、装修和举办婚礼!”

图源:Reddit@DapperOrganization40
想到自己的储蓄即将降到0,这位男子就非常焦虑,“一想到要清空一切重新开始,就很焦虑,特别是随着生活成本的上升和房屋所有权带来的开支和账单,我们觉得储蓄和投资比以前更加困难了。”

图源:Reddit@DapperOrganization40
评论区的网友直接抓住了这个问题的关键:
BTO的钱肯定得花,房子不能不买!
装修费用当然也不能少,总不能住毛坯!
但举办婚礼的费用?大可不必,不如直接砍了吧!
一位网友直接表示: 你为婚礼花了多少钱?这可能是最没必要的花费之一了!可能根本都没办法收回成本!

图源:Reddit
他还以自己为例子,以己度人地推心置腹: 这一天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一天,但很多人其实就是为了个面子去过分重视这事儿,等办完了就开始后悔了!
这条评论下的网友也显得非常理智,甚至可以说冷静到非常可怕:
1、婚礼收益论
婚礼其实就是一种筹款活动,和大多数筹款活动没啥区别。举办婚礼可以,但一定要确保筹集的资金超过活动的成本,楼主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把积蓄花在可能收不回成本的婚礼上!

图源:Reddit
2、婚礼无用论
婚礼不是必需品,先解决关键的住房费用和装修费用。
过个几年,说不定你们就发现——婚礼纯粹浪费钱!忙忙碌碌一整天,也没啥太多值得想起的回忆,我甚至都不想打开我的婚礼相册!

图源:Reddit
3、豪华婚礼抵制论
直接有网友表示:很多婚礼抱着用红包收回成本的意图让人很反感!
因为发现表弟结婚的场所很豪华,所以我的一位朋友直接选择不去参加表弟的婚礼(反正红包没办法分担他们的成本,不如不去不送)。
我也不会去参加婚宴,除非对方和我的关系非常非常亲密!

图源:Reddit
我可不想给新人380新币的红包,就是为了和不熟悉的人匆匆分享一顿饭或者和远方的熟人闲聊,这可不是我的义务!

图源:Reddit
其实从回复就能看出来,新加坡的年轻一代正在逐步抛弃那些他们认为只能充“面子”的形式。
婚礼应该是亲朋好友聚一聚通知喜讯的手段,而不是显摆自己品味和财力的面子工程。

图源:Reddit
有没有婚礼并不重要,毕竟很多人一辈子可不止只结一次婚……自己平衡好经济开支,小日子自己过的好才重要。


图源:Reddit
与其将钱花在毫无用处又累人的婚礼上,不如放在蜜月旅行、房屋装修、购置必备品上。

图源:Reddit
不得不说新加坡年轻一代真的是越来越“不要面子了”,他们更认同:生活是一种务实,没必要通过显摆来寻找自己的存在感。
对面子越来越祛魅的新加坡人
1、有钱也不想买公寓,更偏爱组屋
相当多网友表示了赞同!
多花2倍甚至三倍的钱,只为了有围栏的设施,社畜极少使用的游泳池和健身房?更多年轻人即便有钱也更愿意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组屋!
组屋可以把多余的钱花在更值得的享受上,比如省下公寓的价格去买一辆车,提高生活品质。省下高额的管理费提高自己平时的开支水平。

图源:小红书
同样的预算,如果不考虑投资价值的话,公寓只能买偏远的,而组屋却可以买交通方便而且市区近的房子!当然性价比会更高!

图源:小红书
公寓的公共设施不如组屋的公共设施,毕竟公寓都是有车的富裕阶层,而对那些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楼下就有bus和地铁的日子,不要太爽!

图源:小红书
公寓的生活气息没有组屋的浓厚,喜欢踏踏实实过日子,想要感受到开门邻里关怀的烟火气的,当然首选组屋!,不要太爽!

图源:小红书
2、比起购买奢侈品的“面子工程”,不如拿去投资
根据St. James's Place Asia一项调研显示,53%的新加坡人愿意放弃购买奢侈品来将钱花在投资上。
在社交论坛上一则关于“和不同收入群体的人约会经历”的帖子下方,很多人参与了该讨论。

图源:reddit @Rude_Bottle8473
发帖的楼主表示,她约会的男朋友没有自己这么有钱,但她却比男友更加节省。
她喜欢保留自己的旧物,除非坏了否则不会更换。 也不愿意收到超级昂贵的奢侈品作为礼物,因为她觉得自己不会充分利用这些礼物。

图源:reddit @KoishiChan92
一位女性提及自己来自富裕家庭的丈夫:
一直住在HDB而非有地房子里

图源:reddit
宿舍里总穿着服役短裤和泰国买的背心

图源:reddit
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每一顿的餐费会比普通人贵一倍,每周都去吃螃蟹,还会吃非常上好的牛排!

图源:reddit
总结下来新加坡中产以上的人更注重消费的“性价比”,而非“壕”的外在面子。
另外一则关于新加坡人到底怎么看待名牌包包的讨论下方,也有很多人表达了类似的观念——新加坡人会注重品牌(因为耐用等性价比),但却并不喜欢非常奢侈的品牌。

图源:reddit@Peony127
一位律师事务所工作的人表示:
除了合伙人以外从未看到有人带着奢侈品包包,可能大家有这样的共识:如果你带着奢侈品包炫耀,意味着你不需要加薪或者奖金。

图源:reddit
Longchamp可以带去上班,但是Goyard则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