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这些反常规的政策背后是新加坡几代领导人的智慧

2024年07月08日   •   8721次阅读

大队长经常听到身边的小伙伴吐槽,新加坡的空调实在太冷了,每天去办公室、坐巴士地铁,感觉都像冬天一样!

新加坡类似不合理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说:明明是东南亚唯一发达国,却保留着可以合法嫖娼的红灯区;这里禁止售卖口香糖;甚至还使用着绞刑这种古老且残忍的刑罚...... 其实,这些不合理地方的背后藏着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治国的秘密。今天,大队长就和大伙说一说吧~

01 李光耀治国秘密:空调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在一次外媒采访中,被问及新加坡成功的秘诀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冷气机。

李光耀非常怕热,他的卧室几乎全年保持在19度,而他的办公室温度则固定在22度。

成为总理后,李光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筹措巨资在各政府大楼安装空调,几乎每栋建筑的空调温度都设定为22度。

为什么是22度呢?难道这是李光耀的幸运数字?并不是。根据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们在大约22度的环境下工作效率最高。

李光耀深信,公务员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和高效工作,因此才在各政府部门斥巨资安装空调。

对此,李光耀笑着说道:“最基本的东西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久而久之,新加坡各大商场和私企也学会了李光耀的这个“提升员工效率的小技巧”,纷纷把空调设定在19-22度之间,这也成了新加坡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02 新加坡红灯区是李光耀坚持保留的

新加坡除了空调温度低到不合理,还有一个地方也很“诡异”——明明是东南亚唯一的发达国家,却保留着亚洲唯一合法的红灯区,这让人感到很不可思议。

芽笼,新加坡的红灯区,其存在既神秘又充满诱惑。甚至很多没来过新加坡的成年人,提起芽笼也会会心一笑。

也难怪,作为一个法律森严的国家,新加坡能这样把“肉欲”搬上台面,光明正大的合法,也确实让人吃惊。很多人不免好奇,为啥法律森严的新加坡,在“嫖”这件事上如此大度?

为了管理社会,维护秩序,新加坡政府对许多方面实行了严格的法律法规。然而,芽笼的存在显得格外特殊。这种“特殊”其实源于新加坡政府务实的社会管理理念。

政府认为,与其彻底禁止性交易并冒着将其转移到地下的风险,不如在严格管理下将其合法化。通过合法化,政府可以有效监管性交易,减少违法犯罪和公共卫生问题。

正是这种务实的管理方式,使新加坡在严苛的法律体系中找到了一种平衡,不但维护了社会秩序,也保障了公众健康和安全。

这还要从新加坡的历史说起。很早以前,新加坡还是一片荒芜之地。为了谋生,许多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出卖苦力。他们光着膀子,汗流浃背,日复一日地干着脏活、累活,时间久了,心中难免会生出一股躁动的火焰,需要发泄。

在一群精力旺盛的汉子中间,别说年轻漂亮的女子,只要是个女性就充满了诱惑。在这种情况下,性交易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常见的现象。

后来,英国殖民时期、新加坡自治时期,以及与马来西亚合并的时期,政府虽然对色情行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管制,但实际上并没有彻底取缔,更多的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1965年,新加坡独立。在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时,对情色行业依然没有痛下狠手。据说,当时有位部长在议会上提出了要取缔娼妓。

李光耀沉思片刻,问道:“娼妓取消了,非法性交易会消失吗?”

这位部长瞬间愣住了,沉默许久后才回答道:“不能!七情六欲是人性,灭不掉。”

对男人们来说,寻花问柳的诱惑实在是巨大。如果没有合法的发泄渠道,地下暗娼势必会层出不穷。同时,新加坡还有许多外劳,他们或没有配偶,或配偶不在身边,也需要解决自己的生理需求。

李光耀认为,必须诚实面对人性。既然性交易无法彻底根除,强行取缔只会将其转入地下,更加难以控制。与其试图根除人性需求,不如划定特定区域,使其合法化,反而更容易管理。

当然,为了防止性疾病的传播,新加坡对合法妓女有严格的筛选和管理流程。她们需要登记、体检,经过层层审核后,才能获得工作证,合法从业。

这些妓女的工作证被称为“黄卡”,有效期仅为两年。两年之后,她们必须离开新加坡,并且终身不得再入境。

此外,妓女们不能和本地人结婚,也不能申请永久居留权(PR),她们的收入还需要依法纳税。

为了确保安全和公共健康,妓女们还必须定期接受身体检查。最初的六个月每月一次,之后每三个月一次。在新加坡工作期间,如果任何时候被查出染上疾病,她们必须立刻停止工作,或者被遣送回国。

03光耀:人性本恶,想发展必须重典重刑

新加坡的法律以严苛著称,甚至保留着古老且残忍的鞭刑。多年来,不少群体呼吁新加坡取消这一刑罚,但新加坡政府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态度。

为何一个如此发达文明的国家坚持保留鞭刑?这要追溯到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的执政理念。

1965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独立时,还是一个没有技术、资源、军队,甚至连居民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的小渔村。

国父李光耀含着眼泪承诺要把新加坡建设起来。然而,人民生活贫困,偷盗抢劫的情况时有发生。李光耀相信,人性本恶,不严惩就难以管理社会秩序,因此他认为要发展国家,首先必须立法严惩犯罪。

因此,新加坡的法律严格而细致,至今仍保留着鞭刑和绞刑等严酷的刑罚。

鞭刑的执行方式是用鞭子抽打罪犯的臀部,每一鞭都要达到皮开肉绽的效果,即使伤口痊愈,也会留下永久的印记。这不仅带来极大的肉体疼痛,还在心理上留下深刻的恐惧,从而达到威慑和制约的目的。

新加坡的鞭刑并不是随意施行的,而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执刑人都经过专业训练,确保每一鞭都能让罪犯感到剧烈疼痛,但又不至于留下永久性后遗症。这种精细的操作,既展示了法律的威严,也反映出新加坡对法律执行的高度重视。

新加坡的鞭刑执刑人都是经验丰富的高手,他们各有独特的风格。有的执刑人喜欢在半跳半走中斜着抽打,有的则会在空中挥舞几下鞭子后猛然发力,还有的从一开始就全力抽打,甚至有些会从远处助跑以增加打击力度。

为了确保卫生,每打完一个人,执刑人都会用消毒剂仔细擦拭鞭子。同时,执行鞭刑时会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在旁待命,随时准备进行医疗救护,确保犯人不会有生命危险。

新加坡的法律制度中体现了一定的人性化。如果一个罪犯需要接受10鞭的惩罚,但在打到第3鞭时昏厥过去,医护人员会立即进行救治,让犯人恢复清醒后继续受罚。如果伤势过重,甚至会中断执行,待其康复后再继续执行。新加坡严格遵守规定,说打10鞭绝不会多打一鞭,但也绝不会少打一鞭。

有人曾在挨鞭后分享体验:“受刑后我一个星期不能坐下或躺下。上厕所最要命,我不能蹲,不能屈膝,每次内急我都吓得要命.....我试着不吃饭,那样就不用上厕所,可是那样也不管用。我只好站着上,叉着腿,分开屁股。”

04 新加坡不想每年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清理口香糖

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实施口香糖禁令的国家。根据新加坡政府的法规,禁止进口、销售和制造口香糖。这项严厉的禁令对于违反者,会施加罚款和监禁的处罚。

根据新加坡法律条文规定,第一次被发现乱丢口香糖残渣者将面临1000新元的罚款(约5000人民币)。第二次违规者可能被罚款高达2000新元。第三次或多次违反者可能面临最高5000新元的罚款,并有可能被要求进行长达12小时的劳动改造。

针对走私口香糖的违法行为,法律规定可能会处以一年监禁和最高达1万美元的罚款。私自携带大量口香糖入境,属于走私行为,可能面临2000新元以上的罚款。数量更大的情况下,男性犯罪者可能面临鞭刑,这一惩罚在走私口香糖的违法行为中排名仅次于毒品,略高于酒类和奢侈品。而携带少量口香糖入境的旅客则不会受到处罚。

1987年,新加坡地铁开始全面投入运营,但不久后出现了一些公共安全问题。一些人缺乏公德心或者出于恶作剧的目的,使用口香糖堵塞地铁线路上的传感器,导致列车门无法正常关闭,严重影响了地铁的正常运行。据报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每年不得不投入数百万新元和大量人力资源清理和修复这些受损设备。

据称,这些事件促使政府采取了极端措施,禁止了口香糖的进口、销售和制造。传言称,这项禁令最初是由于一位著名议员在地铁上被粘上讨厌的口香糖而颁布,因此起初禁令主要针对地铁内使用口香糖的情况。

1992年1月,新加坡总理正式颁布了口香糖禁令,自那时起,口香糖在新加坡几乎销声匿迹。这项措施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资源,还使得公共设施能够更加顺畅地运行,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05 李显龙:终于我还是同意新加坡开了赌场

新加坡确实有两家大型赌场,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其严格的社会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

赌博被认为具有较大的社会和个人风险,新加坡的创始人之一李光耀对此极为反感。他曾言:“新加坡要开赌场,除非跨过我的尸体。”这一强烈的表态反映了他对赌博活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严肃看法。

尽管如此,为了吸引国际游客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新加坡政府最终在2005年批准了赌场的建设和运营。这两家赌场以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为特点,包括对本地居民的进入限制,以减少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1/2
下一页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837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24万富豪集体涌入新加坡!他们为何对狮城情有独钟?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阅读
震惊!这个没有资源的"小红点"凭什么成功?副总理王瑞杰首次公开6大治国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阅读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调涨订阅费!新加坡人每月要在这7个流媒体平台花多少钱?🔎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阅读
王乙康部长:许多民主国家寸步难行,新加坡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2025年05月03日   •   2736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汇率5.63!创14年新高!换汇千万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394次阅读
南大vs国大硕士就业大揭秘:高薪背后竟然靠它?
2025年04月30日   •   2223次阅读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这8个鲜为人知地方,禁止进入!
2025年05月06日   •   2052次阅读
新加坡人过关新方式!手机一扫,轻松通关去马来西亚!
2025年05月06日   •   188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