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病毒,洗手比戴口罩重要多了~新加坡政府“迷之自信”来源在这里

2020年02月12日   •   1万次阅读

(2月10日)晚上,新加坡卫生部公布病毒传播途径,表示没有证据显示冠状病毒空气传播,已知的病毒传播途径仍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身体接触。

病毒传播途径判断直接影响防疫措施的颁布。李显龙夫人何晶发脸书,亲自科普了“空气传播”与“飞沫传播”的区别

她这样解释道:

病原体的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是有区别的。

我们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新冠病毒随着鼻涕、咳痰等飞沫带出体外。飞沫从口鼻飞溅,落到地上或其他表面,或溅到其他人的脸部、衣物或双手,但这并不形成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指的是空气中的气流带着病毒或细菌飞扬,或是病毒或细菌附在微尘颗粒在空气中漂浮很长时间。

新冠病毒体型相对大,类似于非典(SARS)冠状病毒。

对于新冠病毒是否能空气传播,我们即没有证据证实,也没有证据证伪。但是,我们务必不可把飞沫传播与空气传播混为一谈。空气传播的一个要素是病原体在空气中漂浮相当长一段时间,哪怕过了几个小时,也可能仍存在空气中,在人们呼吸时进入人体。

仅仅因为飞沫在落地之前在空中飘荡了几秒钟,并不因此成为空中传播。

让我们谨慎应对,未来有可能变为悲观,也有可能让人谨慎乐观。

我们的一些确诊病人正处于危重期,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一些在加护病房的病人或许会突然病情恶化,或许会出现死亡病例。菲律宾和香港也面对同样的情况。

至少有一份医学报告指出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现象,那就是“细胞因子风暴”——人体免疫系统进入超负荷运转状态,反而开始攻击自己的器官。还有一份医学报告来自武汉一家医院的加护病房主任,这份报告指出,淋巴细胞是否突然减少,是危重病人能否捱过去的关键因素。 这些是各个医学团体分享经验和医学意见的各种努力。

尽管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开发疫苗和各种救治方案,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更明确地知道如何对付新冠肺炎。 在现阶段,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各种不便和争论,我们应提高警惕,保护自己,保证自己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好好吃饭,多喝水,锻炼身体。 “飞沫传播”到底该怎么预防? 新加坡卫生部部长强调洗手比戴口罩重要! 新加坡卫生部部长颜金勇强调,预防飞沫传播最有效的途径是勤洗手。健康的人戴口罩往往会给一种错误的安全感。

在国会上,他也分析了当前情况:

现在让我来分享一下我们对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

这病毒来自冠状病毒的一个系列,包括其他病毒,如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和非典(Sars),它的变异很温和,和导致普通感冒相似。 目前医学界的共识是,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更强,但却似乎没有Sars那么致命。 现有证据表明,该病毒的人传人概率高于Sars。 目前,证据还显示,传播主要是通过口沫。这意味着,病毒是感染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的口沫在近距离内传播的。 如果接触到这些口沫的手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一个人的眼鼻口,这个人可能就会被感染。 澄清一下,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病毒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而其他病毒,如水痘,可以通过气流轻易的传播,是不需要口沫接触眼睛或鼻子。新型冠状病毒不属于这一类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也可以通过接触来进行传播。例如,当一个人打喷嚏或咳嗽时,口沫会落在桌椅表面,病毒可能会存活几天。 当其他人接触到表面时,病毒会转移到他的手上,如果他不洗手就揉眼睛或鼻子,他可能会被感染。 所以我们应该洗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只隔离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对于较短暂时间的接触者,如确诊患者可能曾在商场或酒店走过,那传播病毒的风险就比较低。 一般对于冠状病毒来说,当一个人表现出症状时,是最具传染力的,新冠状病毒很有可能同理亦然。 有证据表明,患者在潜伏期无症状下的传染力有限。此类传播形式并不常见,迄今仅涉及少数病例。 证据仍然表明:患者表现出症状时比无症状时的传播率来得高。 因此,新加坡国内外的医疗专业人士都建议,保护自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我们应该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避免用手摸脸。 这些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对预防各种感染疾病却很有效。 那些来自无症状的患者潜在感染的原因不太可能是直接由咳嗽或打喷嚏引起的,但更可能是通过接触受污染的表面而引起的,口罩对此并无保护作用。 健康的人戴口罩往往会给我们一种错误的安全感。当我们不断调整口罩时,我们更有可能接触到自己的脸,这恰好是疾病传播的一种方式。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护他人,包括我们接触的亲人、朋友、同事和国人。如果我们生病了,我们应该尽量在家休息和等待康复。若是实在需要去看医生,就应该戴外科口罩来避免传染他人。 这就是恰好我们真正需要戴口罩的时候,当我们感到身体不适,而且还要外出时。

新中分歧在哪里? 对于近日新中两国防疫措施的不同,通过新加坡官宣的解释大概可以窥见一二了。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7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3万次阅读
事关准证、汇款、出入境!7月,这些大事将影响全岛604万人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劝“我”别来新加坡?看完后我破防了……
2025年07月05日   •   1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300新币补贴!申请和使用完整流程一文看懂
2025年07月05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这么小,抵抗有什么用?挡得住吗?
2025年07月04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747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阅读
新加坡巴士上丢东西怎么找回来?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7月03日   •   9576次阅读
他等了14年,新加坡永居一直被拒!3岁就来了,一口流利的Singlish
2025年07月05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9063次阅读
黄循财喊你领钱了,这些人最高可领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9063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182次阅读
新加坡前内阁部长将出任南洋理工大学高级顾问
2025年07月04日   •   7011次阅读
在新加坡购买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7011次阅读
新加坡组屋区要开通无人巴士了!中国造,靠谱吗?司机怎么办?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