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在大部分人印象里,食品局这个名词,可能跟罚款息息相关。
比如,从海外非法进口了海鲜、肉类和加工食品,就归属于他们管辖范围。今年7月,他们在查到了一家本地公司从中国非法进口了食品,之后将业者控上法庭,并罚了他8000新币。

图源:新加坡食品局
不仅是本地商家,时不时的,他们会到机场和其他关卡与移民局官员进行联合稽查。
就在今年6月,他们就查到了一名中国人涉嫌携带226公斤的肉类入境。最终,这人被罚款了17500新币!

除了查出非法带入境的食品外,食品局还负责检查食品加工厂的卫生条件,保证大家吃到的东西都是放心的。
今年9月,在检查本地一间加工厂时,食品局发现多处卫生疏漏,包括:在卸货区包装肉类、在工厂外存放生肉和家禽,以及工作人员没有戴手套处理烤熟后的肉类。
在《卫生肉类和鱼类法令》下,食品局对这个加工厂开出了24000新币。

图源:新加坡食品局
一些铤而走险涉嫌无照营业的食品生产企业,也必须躲著食品局。不然,就像下面这家Baker’s Brew Studio,一被发现就被查封,原料也必须被全部丢掉。

每年,食品局还会出具一份公开报告,分析新加坡的食品安全到底如何。
这份报告,不仅能够让人了解新加坡的食品行业有多“脆弱”,也会提醒公众目前政府在食品上的一些工作重点。

或许,正是因为疫情因素和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才让食品局这次下定决心,要将昆虫带上新加坡人的饭桌了。
虽然考虑了很久,但对于很多人而言,步子可能还是迈得太大了也说不定?
椰友们,你们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