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上,马来西亚天然资源及环境永续部长聂纳兹米详细阐述了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在碳市场合作方面的最新进展。他指出,马来西亚去年开始与新加坡就碳市场合作展开商议,旨在积极发掘碳信用的潜力,并为推进气候融资贡献力量。

聂纳兹米提到,马来西亚将在2024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届时“东盟共同碳框架”将成为重点工作之一。他强调,东盟成员国在碳信用标准上达成共识,并相互认可和接收彼此的碳信用,这将有助于东盟碳市场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新加坡和马国正在讨论建设第二个电力互联器
聂纳兹米指出,尽管东盟电网的概念自1997年首次提出,旨在确保电力在成员国间的互通,但相关讨论持续了近30年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他认为,跨境电网在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规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将是东盟明年关注的事项之一。

新加坡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此前透露,在9月的东盟能源部长会议上,部长们已指示高级官员和东盟能源中心开展两项重点工作:一是制定铺设海底电缆的框架和职权范围,二是在2045年前建成东盟电网。陈诗龙呼吁,东盟成员国需要将东盟电网计划从“规划”阶段过渡到“执行”阶段,特别是投入海底电缆的建设。
此外,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正在讨论建设第二个电力互联器,马来西亚国家能源公司(TNB)和新加坡能源集团去年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就建造新马第二个电力互联器展开技术可行性研究。聂纳兹米指出,新马两国在电力互联器建设方面的合作,将有助于提高两国电力系统的互连性和稳定性,增强区域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新加坡积极融入东盟电力一体化项目
在电力一体化项目(LTMS-PIP)方面,新加坡、老挝、泰国和马来西亚于2022年启动了该项目,旨在通过新马唯一的电力互联器进口电力。当新马其中一方的电力系统发生问题时,另一方能通过互联器输送电力相助,这一合作不仅提高了新马两国的电力供应安全性,也为区域内其他国家的电力供应提供了支持。

聂纳兹米强调,随着全球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各国去碳化的努力,推进电力互联器建设对于保障区域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新马两国将继续积极推动电力互联器建设,并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为区域内的电力供应和能源转型做出更大的贡献。
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在碳市场合作和电力互联器建设方面的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区域内的碳减排和能源转型,也为东盟成员国间的能源合作提供了典范。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这样的合作将有助于各国共同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