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上,馬來西亞天然資源及環境永續部長聶納茲米詳細闡述了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在碳市場合作方面的最新進展。他指出,馬來西亞去年開始與新加坡就碳市場合作展開商議,旨在積極發掘碳信用的潛力,並為推進氣候融資貢獻力量。

聶納茲米提到,馬來西亞將在2024年擔任東協輪值主席國,屆時「東協共同碳框架」將成為重點工作之一。他強調,東協成員國在碳信用標準上達成共識,並相互認可和接收彼此的碳信用,這將有助於東協碳市場實現規模經濟效應。
新加坡和馬國正在討論建設第二個電力互聯器
聶納茲米指出,儘管東協電網的概念自1997年首次提出,旨在確保電力在成員國間的互通,但相關討論持續了近30年卻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他認為,跨境電網在擴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規模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這將是東協明年關注的事項之一。

新加坡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此前透露,在9月的東協能源部長會議上,部長們已指示高級官員和東協能源中心開展兩項重點工作:一是制定鋪設海底電纜的框架和職權範圍,二是在2045年前建成東協電網。陳詩龍呼籲,東協成員國需要將東協電網計劃從「規劃」階段過渡到「執行」階段,特別是投入海底電纜的建設。
此外,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正在討論建設第二個電力互聯器,馬來西亞國家能源公司(TNB)和新加坡能源集團去年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就建造新馬第二個電力互聯器展開技術可行性研究。聶納茲米指出,新馬兩國在電力互聯器建設方面的合作,將有助於提高兩國電力系統的互連性和穩定性,增強區域電力供應的可靠性。
新加坡積極融入東協電力一體化項目
在電力一體化項目(LTMS-PIP)方面,新加坡、寮國、泰國和馬來西亞於2022年啟動了該項目,旨在通過新馬唯一的電力互聯器進口電力。當新馬其中一方的電力系統發生問題時,另一方能通過互聯器輸送電力相助,這一合作不僅提高了新馬兩國的電力供應安全性,也為區域內其他國家的電力供應提供了支持。

聶納茲米強調,隨著全球能源價格的不斷上漲和各國去碳化的努力,推進電力互聯器建設對於保障區域能源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他表示,新馬兩國將繼續積極推動電力互聯器建設,並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為區域內的電力供應和能源轉型做出更大的貢獻。
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在碳市場合作和電力互聯器建設方面的合作,不僅有助於推動區域內的碳減排和能源轉型,也為東協成員國間的能源合作提供了典範。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日益嚴重,這樣的合作將有助於各國共同應對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