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岁的孩子,在一家教育部幼儿园上学,在那里读书的新加坡公民会拿到很可观的补贴。

节约下来的钱,花在更有意义的地方。
比如,孩子们会去上游泳课,学习这项几乎所有新加坡小朋友的必备技能。 他们家的孩子人手一份医疗保险和人寿保险,爸爸说,等孩子们长大工作以后,自己就可以接手继续购买了。
家里没有很多昂贵的玩具,但是孩子们很乐意,因为他们对乐高、棋盘游戏等等这些益智、对战、分享类的游戏更感兴趣。在不影响视力的前提下,孩子们也会被允许看Disney+ 和 Netflix 上的各种免费节目。
随着孩子们的成长,最近各种涨价,家庭的开销成本也越来越大了。
有几个大孩子已经到了要预备读理工学院的年纪,学费会增加。孩子们长大后胃口也增加了,爸爸作为家庭总购物员,发现家里在食品杂货上的支出也跟着提高了。

不过,对于未来的生活,这个十口之家的两位家长,还是很乐观!
他们说: 很多父母都对生活成本的增加非常紧张,是的,这些成本肯定会增加,但是能不能好好生活,取决于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我们有些朋友,生完孩子后,就买了车,而且每个月花很多钱给孩子上兴趣班、补习班,看上去是特别负责的父母。
然而我问他们:你最后一次和孩子面对面深入交流,是在什么时候?朋友却说,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自己最后一次带孩子去补习的时间。
我觉得,长大以后,孩子们也许不会记得他们曾经上过的吉他或钢琴课,但他们会永远记得,和父母在一起度过的那些快乐时光。
在这个十口之家,物质并不富足,但是孩子们并不觉得缺乏,他们能享受到家人的关爱,也能把这份爱传递出去。
虽然他们的能力暂时很微小,也会力所能及给其他人提供帮助。

△莱尔给正在清理地面的劳工一瓶绿茶
收拾鞋子、出去采购、洗衣服叠衣服、做菜给家人……孩子们在这些力所能及的家庭事物中成长,也分享着互相的关爱和谦让。
懂得珍惜食物,互相体谅,力所能及关爱他人,每天都开心快乐,能够知足,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这不正是很多人,想要的家的样子,和想要孩子拥有的品质吗?
资料来源:straits times 文中名字皆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