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todayonline)
因为人们从感染到病情恶化、进入ICU是有一个过程的。
所以现在新加坡的ICU人数反映的是两周前、确诊病例较少时的情况。

新加坡ICU人数维持在7人
但吸氧比例激增 (图源:卫生部)
麦锡威教授认为新加坡接下来两周,需要密切观察转入ICU的病例是否随着确诊病例而增加。
这么看来一些网友猜测新加坡是在“赌”也不无道理。


有人说英国的今天,可能就是1、2个月之后的新加坡,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情况。
英国是世界上首批宣布完全解封的国家之一,7月19日是他们的“自由日。
刚刚过去的9月10日,苏格兰的格拉斯哥绿地公园还举办了TRNSMT音乐节。


这场为期三天的音乐节每天允许5万名冠病快速抗原检测呈阴性的观众入场。
他们不戴口罩狂欢……
你以为英国的疫情好转了吗?并没有。
前几天英国政府紧急情况科学咨询小组一个成员在社交媒体上警告: 最近英国每天的新增病例数在3万例左右,而去年这个时候日增只有不到4000例。


此外,英国每天有将近1000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被送进医院治疗,去年此时每日重症患者只有不到150人。
而从新加坡卫生部披露的数字,我们也能看到新加坡的情况

*过去28天内,需要吸氧的确诊者占1.6%,ICU和死亡病例分别占0.1% 目前新加坡日增500+例,共有775人住院,54个需要吸氧的患者,7个ICU病患。
有专家预测约为接下来的2到4周,也就是9月底到10月这段时间,可能日增1000例,严重的话会日增2000例。

卫生部长王乙康曾经估算过,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疫情扩散需要4到8周才能达到峰值。
按照当时的增长速率,王乙康部长把峰值定在了日增3200
有网友将这个数和英国目前的人口/病例做了比较,发现出奇地一致。

问题来了,新加坡在日增1000例、2000例、3000例的时候,重症是否也会同比例翻倍?
假如新加坡真的达到了日增3200例,重症同等增长的话,到时候将有300多人需要吸氧,几十个人入住ICU病房。
不过卫生部说了,参考英国和以色列的不同情况,ICU数字不一定就会随着病例增长而大幅上升。

(Alex Cook)
即便如此,专家Alex Cook仍认为从病死率上来说新冠没那么可怕。
专家拿本地数据来说: 新加坡每年近800人死于流感,而过去两年新加坡一共有约50人死于新冠。
“流感疫情暴发时,我们不会封锁边界,也很少人会戴口罩。换句话说,我们默默看着每年800人死于流感,却什么也没做。”
专家的话听起来总是言之有理的。 昨天新加坡总理夫人何晶也在社交网络上说:
“随着德尔塔的传播,每个人都可能早晚遇上新冠,即使呆在家或者不出门。”

(图源:何晶FB)
这话虽然说的是长远的未来,但此刻现实是在新加坡的每个人都有几率被感染。
新加坡的疫情,特别是日增1000例的预估,已经引起了中国的关注。
昨天中国驻新大使馆发布提醒,让大家谨慎赴新。
如果要来,就要有心理和经济上的准备,可能发生感染或者出入境受阻。

(图源: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领事公众号)
不过新加坡本地人似乎对这种新常态已经初步适应。
本地媒体记者上街随机采访了一些路人,大部分人可以理解新加坡为了经济和顾全大局选择与新冠共存。
但从个人角度来说还是害怕"中招"。


也有一些人很看得开: “看到不会死人就行了,把它当成伤风或者感冒咯。”


(截图:8视界)
看完这些采访不得不感叹,如果从面对新冠病毒的心态上来说,新加坡民众已经足够强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