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todayonline)
因為人們從感染到病情惡化、進入ICU是有一個過程的。
所以現在新加坡的ICU人數反映的是兩周前、確診病例較少時的情況。

新加坡ICU人數維持在7人
但吸氧比例激增 (圖源:衛生部)
麥錫威教授認為新加坡接下來兩周,需要密切觀察轉入ICU的病例是否隨著確診病例而增加。
這麼看來一些網友猜測新加坡是在「賭」也不無道理。


有人說英國的今天,可能就是1、2個月之後的新加坡,讓我們來看看是什麼情況。
英國是世界上首批宣布完全解封的國家之一,7月19日是他們的「自由日。
剛剛過去的9月10日,蘇格蘭的格拉斯哥綠地公園還舉辦了TRNSMT音樂節。


這場為期三天的音樂節每天允許5萬名冠病快速抗原檢測呈陰性的觀眾入場。
他們不戴口罩狂歡……
你以為英國的疫情好轉了嗎?並沒有。
前幾天英國政府緊急情況科學諮詢小組一個成員在社交媒體上警告: 最近英國每天的新增病例數在3萬例左右,而去年這個時候日增只有不到4000例。


此外,英國每天有將近1000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被送進醫院治療,去年此時每日重症患者只有不到150人。
而從新加坡衛生部披露的數字,我們也能看到新加坡的情況

*過去28天內,需要吸氧的確診者占1.6%,ICU和死亡病例分別占0.1% 目前新加坡日增500+例,共有775人住院,54個需要吸氧的患者,7個ICU病患。
有專家預測約為接下來的2到4周,也就是9月底到10月這段時間,可能日增1000例,嚴重的話會日增2000例。

衛生部長王乙康曾經估算過,參考其他國家的經驗,疫情擴散需要4到8周才能達到峰值。
按照當時的增長速率,王乙康部長把峰值定在了日增3200
有網友將這個數和英國目前的人口/病例做了比較,發現出奇地一致。

問題來了,新加坡在日增1000例、2000例、3000例的時候,重症是否也會同比例翻倍?
假如新加坡真的達到了日增3200例,重症同等增長的話,到時候將有300多人需要吸氧,幾十個人入住ICU病房。
不過衛生部說了,參考英國和以色列的不同情況,ICU數字不一定就會隨著病例增長而大幅上升。

(Alex Cook)
即便如此,專家Alex Cook仍認為從病死率上來說新冠沒那麼可怕。
專家拿本地數據來說: 新加坡每年近800人死於流感,而過去兩年新加坡一共有約50人死於新冠。
「流感疫情暴發時,我們不會封鎖邊界,也很少人會戴口罩。換句話說,我們默默看著每年800人死於流感,卻什麼也沒做。」
專家的話聽起來總是言之有理的。 昨天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也在社交網絡上說:
「隨著德爾塔的傳播,每個人都可能早晚遇上新冠,即使呆在家或者不出門。」

(圖源:何晶FB)
這話雖然說的是長遠的未來,但此刻現實是在新加坡的每個人都有幾率被感染。
新加坡的疫情,特別是日增1000例的預估,已經引起了中國的關注。
昨天中國駐新大使館發布提醒,讓大家謹慎赴新。
如果要來,就要有心理和經濟上的準備,可能發生感染或者出入境受阻。

(圖源: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領事公眾號)
不過新加坡本地人似乎對這種新常態已經初步適應。
本地媒體記者上街隨機採訪了一些路人,大部分人可以理解新加坡為了經濟和顧全大局選擇與新冠共存。
但從個人角度來說還是害怕"中招"。


也有一些人很看得開: 「看到不會死人就行了,把它當成傷風或者感冒咯。」


(截圖:8視界)
看完這些採訪不得不感嘆,如果從面對新冠病毒的心態上來說,新加坡民眾已經足夠強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