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新加坡又又又
登上了微博热搜
因为出台了一个奇葩的规定

新加坡将禁止高糖饮料
以任何形式打广告
成为世界上第一颁布这个规定的国家
以后你在电视上可能再也看不到
“快乐肥宅水”的广告了!

新加坡为了抗糖也是拼了!
这次针对高糖饮料推出了
两大限制政策
分级标签和广告禁令

分级标签

新加坡先对饮料进行营养分级
以字母和颜色区分的营养标签
类似于现在法国食品上贴的

字母从A至E,颜色从绿到红
A级最健康、E级最不健康
其中C级至E级的饮料
需要强制贴上这个营养标签

A级和B级比较健康的
则不强制,但是鼓励也贴上
毕竟是标榜自己健康的标识
以后大家逛超市拿个饮料
最不健康简直一目了然
其中最不健康的E级饮料
将被禁止在所有的大众传媒打广告
“降低存在感”

新加坡卫生局
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段
鼓励人们喝健康的饮料
推广


广告禁令

这次刷屏微博的就是这个规定
新加坡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
“高糖分饮料不允许打广告”
这个禁令威力可太大了
广告指的是任何形式的广告

包括了线上网络媒体
和线下的地铁站巴士站广告牌
以及电视、电影、报纸杂志

天呀,这以后再也不能在电视上
看见“快乐肥宅水”的节奏吗?
该禁令仅限品牌系列中
最高糖分最不健康的那款
通常是E级
饮料针对品牌本身还是可以打广告的
打个比方,今后
可口可乐在打广告的时候
假如原味的可乐被评为E级
则“不配拥有姓名”
永远从新加坡的广告消失了……

(示意图)
能出现在广告上的只有
低糖可乐和零度可乐等
糖分较少比较健康的那些
这就好比一家几个孩子
成绩最差的不让出门


其实新加坡不是第一个
对于不健康是视频实施广告禁令的
但是新加坡是首个
不分时段,全面实施
例如墨西哥、英国、加拿大
同样管控不健康食品广告
以及高热量食物和饮料的
电视广告内容和播放时间
但都没有新加坡的力度这么大

(英国禁止儿童电视台播放果汁饮料广告)

广泛征求了意见
这个政策始于2018年底
新加坡卫生局向4000名
新加坡市民,厂商和专家等
征询四大减糖措施的看法
营养标签 - 84%支持
广告限制 - 71%支持
征收糖税- 65%支持
禁售高糖饮料 - 48%支持

(图源:早报)
即将实行的
就是获得较多人支持的措施
至于糖税和全面禁止高糖饮料
则还在探讨中
因为遭到了一些反对
糖税:变现涨价?
糖税其实是很多别的国家
正在实施的一种手段
比如邻居马来西亚
今年7月1日起开始征收
含糖饮料税(汽水税)

但是在新加坡没有得到很多支持
毕竟糖税也是税
真金白银的要收钱
相当于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大家还是不乐意的
全面禁止售卖:太极端
其中一个措施是
全面禁止售卖高糖饮料
就像现在新加坡全面
禁止口香糖售卖一样
很多市民都觉得太过极端
剥夺了大家选择的权力
支持的人是最少的
综合以上种种考量
新加坡政府决定从明年2020年起
先逐步实施
分级标签和广告禁令这两项
大家发现新加坡政府在处理
高糖饮料这些不健康饮食
倾向于引导消费习惯
从而达到居民自我管控的效果
新加坡的饮料:太甜了!
根据新加坡保健促进局的说明
如果250毫升的饮料
含有5.5茶匙 (27.5g)以上的糖分
便属于高糖饮料
*5g=1茶匙

(假如把饮料里面的糖拿出来)
而卫生部的调查发现
新加坡市面上的含糖饮料
中等或者高糖饮料占了一半市场
除了经典可乐雪碧以外
能量汽水、包装果汁、
乳酸菌等饮料都是妥妥的高糖

图片来源:联合早报

(新加坡常见的高糖饮料)
上图这些300-500毫升饮料中
含糖量都非常惊人
根据2018年新加坡全国营养调查
新加坡人每日平均摄取60克糖分
相当于12茶匙
比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25克
高出一倍还多


新加坡糖尿病高发!
新加坡人爱吃糖还荣登
两个榜单的第二名
新加坡对高糖饮料的摄入量
在亚洲国家位列第二
仅次于日本
新加坡人患糖尿病的比率
在发达国家中排名第二
仅次于美国
正是因为新加坡全民噬甜
所以糖尿病患者数量高居不下

跟盐不一样
人类的饮食中其实
不需要额外糖分!
研究显示每天多喝下
一瓶250毫升的加糖饮料
患糖尿病概率会增加18%至26%
这也是新加坡抗糖的主要原因
逢年过节为了劝大家少吃甜食
新加坡政府还专门拍摄了
古装武侠大片《贺年除糖记》

连微博网友都夸
新加坡真的是一个
优先会考虑人文健康的国家
实施了很多
让国民注重健康的举措

新加坡政府像不像
一个大家长?
为了你的身体健康简直
操 / 碎 / 了 / 心
快来看看这些年都做过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