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新加坡又又又
登上了微博熱搜
因為出台了一個奇葩的規定

新加坡將禁止高糖飲料
以任何形式打廣告
成為世界上第一頒布這個規定的國家
以後你在電視上可能再也看不到
「快樂肥宅水」的廣告了!

新加坡為了抗糖也是拼了!
這次針對高糖飲料推出了
兩大限制政策
分級標籤和廣告禁令

分級標籤

新加坡先對飲料進行營養分級
以字母和顏色區分的營養標籤
類似於現在法國食品上貼的

字母從A至E,顏色從綠到紅
A級最健康、E級最不健康
其中C級至E級的飲料
需要強制貼上這個營養標籤

A級和B級比較健康的
則不強制,但是鼓勵也貼上
畢竟是標榜自己健康的標識
以後大家逛超市拿個飲料
最不健康簡直一目了然
其中最不健康的E級飲料
將被禁止在所有的大眾傳媒打廣告
「降低存在感」

新加坡衛生局
希望通過這樣的手段
鼓勵人們喝健康的飲料
推廣


廣告禁令

這次刷屏微博的就是這個規定
新加坡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國家
「高糖分飲料不允許打廣告」
這個禁令威力可太大了
廣告指的是任何形式的廣告

包括了線上網絡媒體
和線下的地鐵站巴士站廣告牌
以及電視、電影、報紙雜誌

天呀,這以後再也不能在電視上
看見「快樂肥宅水」的節奏嗎?
該禁令僅限品牌系列中
最高糖分最不健康的那款
通常是E級
飲料針對品牌本身還是可以打廣告的
打個比方,今後
可口可樂在打廣告的時候
假如原味的可樂被評為E級
則「不配擁有姓名」
永遠從新加坡的廣告消失了……

(示意圖)
能出現在廣告上的只有
低糖可樂和零度可樂等
糖分較少比較健康的那些
這就好比一家幾個孩子
成績最差的不讓出門


其實新加坡不是第一個
對於不健康是視頻實施廣告禁令的
但是新加坡是首個
不分時段,全面實施
例如墨西哥、英國、加拿大
同樣管控不健康食品廣告
以及高熱量食物和飲料的
電視廣告內容和播放時間
但都沒有新加坡的力度這麼大

(英國禁止兒童電視台播放果汁飲料廣告)

廣泛徵求了意見
這個政策始於2018年底
新加坡衛生局向4000名
新加坡市民,廠商和專家等
徵詢四大減糖措施的看法
營養標籤 - 84%支持
廣告限制 - 71%支持
徵收糖稅- 65%支持
禁售高糖飲料 - 48%支持

(圖源:早報)
即將實行的
就是獲得較多人支持的措施
至於糖稅和全面禁止高糖飲料
則還在探討中
因為遭到了一些反對
糖稅:變現漲價?
糖稅其實是很多別的國家
正在實施的一種手段
比如鄰居馬來西亞
今年7月1日起開始徵收
含糖飲料稅(汽水稅)

但是在新加坡沒有得到很多支持
畢竟糖稅也是稅
真金白銀的要收錢
相當於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大家還是不樂意的
全面禁止售賣:太極端
其中一個措施是
全面禁止售賣高糖飲料
就像現在新加坡全面
禁止口香糖售賣一樣
很多市民都覺得太過極端
剝奪了大家選擇的權力
支持的人是最少的
綜合以上種種考量
新加坡政府決定從明年2020年起
先逐步實施
分級標籤和廣告禁令這兩項
大家發現新加坡政府在處理
高糖飲料這些不健康飲食
傾向於引導消費習慣
從而達到居民自我管控的效果
新加坡的飲料:太甜了!
根據新加坡保健促進局的說明
如果250毫升的飲料
含有5.5茶匙 (27.5g)以上的糖分
便屬於高糖飲料
*5g=1茶匙

(假如把飲料裡面的糖拿出來)
而衛生部的調查發現
新加坡市面上的含糖飲料
中等或者高糖飲料占了一半市場
除了經典可樂雪碧以外
能量汽水、包裝果汁、
乳酸菌等飲料都是妥妥的高糖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新加坡常見的高糖飲料)
上圖這些300-500毫升飲料中
含糖量都非常驚人
根據2018年新加坡全國營養調查
新加坡人每日平均攝取60克糖分
相當於12茶匙
比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25克
高出一倍還多


新加坡糖尿病高發!
新加坡人愛吃糖還榮登
兩個榜單的第二名
新加坡對高糖飲料的攝入量
在亞洲國家位列第二
僅次於日本
新加坡人患糖尿病的比率
在已開發國家中排名第二
僅次於美國
正是因為新加坡全民噬甜
所以糖尿病患者數量高居不下

跟鹽不一樣
人類的飲食中其實
不需要額外糖分!
研究顯示每天多喝下
一瓶250毫升的加糖飲料
患糖尿病機率會增加18%至26%
這也是新加坡抗糖的主要原因
逢年過節為了勸大家少吃甜食
新加坡政府還專門拍攝了
古裝武俠大片《賀年除糖記》

連微博網友都夸
新加坡真的是一個
優先會考慮人文健康的國家
實施了很多
讓國民注重健康的舉措

新加坡政府像不像
一個大家長?
為了你的身體健康簡直
操 / 碎 / 了 / 心
快來看看這些年都做過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