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食品局近日宣布,将斥资4000万新加坡元资助12个研发项目,旨在推动城市农业、水产养殖、未来食品以及食品安全等领域的食品创新。新加坡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在新加坡国际农业食品周欢迎仪式上他指出,这笔资金是新加坡食品故事科研计划第二阶段的一部分。

该计划自2019年启动,第一阶段已为50个项目投入了1.44亿新加坡元,而第二阶段的新拨款总额达到了1.65亿新加坡元。颜金勇强调,创新对于亚洲粮食生产的扩大及缓解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潜在影响至关重要,新加坡致力于促进农业食品领域的创新,以增强国家的粮食安全。
新加坡政府致力于建设安全、稳定的粮食供应系统
除了增加食物进口来源和种类,新加坡还必须持续投资于国内粮食生产,提高应对供应链中断的韧性。新加坡正在努力提高农业食品领域的能力和产量,使本地农场能够在资源使用更少的情况下,可持续地生产更多粮食,科学、技术和创新是提高本地农场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改善本地产品安全和质量的关键。

过去五年,新加坡建立了强大的生态系统,支持农业食品领域的增长,尤其是在农业科技方面,这包括通过新加坡食品故事科研计划支持城市农业、水产养殖、未来食品以及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与创新。
根据食品局发布的公告,第二阶段资助的12个项目中,有两个项目将获得早期研发的种子基金,五个项目将获得支持商业化潜力的研究转化项目资助。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获得了种子基金,旨在开发基因改造方法,以提高室内种植蔬菜的产量。而获得研究转化资助的项目主要聚焦于水产养殖业,包括开发提高鱼虾疾病抗性的方案、增产抗病鱼饲料、预防鲈鱼落鳞症的疫苗等。
“未来食品拨款”助力企业减少成本投入
此外,还有四个项目获得了“未来食品拨款”,致力于探索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替代蛋白质制造的新解决方案。例如,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团队将研发降低培植肉生产成本的细胞培养基解决方案和制造工艺。另一个由卓越研究与科技企业学园(CREATE)启动的项目是室内农业系统,已于今年启动。

颜金勇指出,在推动创新的同时,也需要确保监管环境务实、平衡且具有前瞻性。全球监管机构需共同努力,在不阻碍创新和进步的前提下,解决食品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新加坡食品局正在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合作,制定新提案,以标准化培植肉的安全评估,这样的国际指导方针有助于简化监管审批流程,增强消费者对培植肉安全的信心。
这些研发项目的推进,不仅有助于新加坡在农业食品领域取得突破,还将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粮食产量、生产力和韧性产生积极影响。新加坡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加强了自身的粮食安全,还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这些创新项目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商业化,为市场带来新的食品解决方案,同时也为新加坡的农业科技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