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坡县生活,不能不看的新加坡话速成指南

2020年07月11日   •   3万次阅读

根据2004年9月14日《早报》的报道,有一份当时的调查显示,国立大学三分之二的学生都表示,最能代表新加坡的不是国旗,而是新加坡英语(Singlish)。

03.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华语

没有到过新加坡的人,以为在这个华人居多数的国家里,只要会说中国话,沟通便不成问题,其实不然。

新加坡因为社会环境的不同,其语言使用也出现多元化的变异和创造,如果不了解其中的门道,说不定你和一个新加坡华人说华语,反而需要翻译在你们之间呢。

有人把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华语谑称为“Singenes”,即“新加坡华语”,从这个词就可以看出新加坡人在新词语上的创意。

那么,新加坡华语到底有哪些特色呢?

首先是各种语言混杂。由于复杂的语言环境的影响。新加坡人喜欢在讲话时搀杂各种语言,想起来哪个词就用哪个词:马来、印度、英语和各种地方方言,就是方言也有福州、福建、广州、海南、客家等十多种。

其中以闽南话的影响最大,比如,新加坡人说“今天很显”,听者往往一头雾水,这个“显”是闽南话的发音,意思是“无聊、腻烦、闷”。由于使用频率很高,新加坡的任何一个种族的人都会说,反而很少有人说“无聊”了。又比如从广东话中吸收的“搭客”(乘搭任何车的乘客)、“摆乌龙”(做错,误会)等等。

由马来文变异过来的词语也很多。比如“加龙古尼”,是收旧货的,它原本的意思为马来文中的麻袋包,因为从前收旧货的人会背着麻袋走街串巷,一路叫喊“KayungGuni”,现在他们虽然早已经改为用小型货车收旧电器旧衣物旧报纸等等,但人们仍然习惯称呼他们“加龙古尼”。

又比如“甘榜”“巴刹”“奎笼”等,这些词语都是从马来语直接音译过来,其中,“甘榜”是村庄的意思,“巴刹”是市场,“奎笼”是海上观赏自然景物的地点等。

  

新加坡华语中还有些特有词语,它们反映新加坡社会特有的事物或现象。例如“内阁资政”,是英文seniorminister的意译,原译高级部长,后定名为内阁资政。李光耀和吴作栋都曾经担任过内阁资政,新加坡人大多尊称他们为李资政和吴资政。

“组屋”,指建国以来政府为人民建造的高层公寓。“拥车证”,又称“购车证”,它是购买各种类型的汽车和摩托车的凭证。“德士”,指出租汽车,这与国内的“的士”相同。“华文B课程”,专为一些华语基础不好的中小学生设置的课程,特点是重听说。

这些词语只有新加坡才有,只通行于新加坡,是新加坡独用的汉语词语。

其次,新加坡华语词汇简单、精练,用尽量少的词语表达丰富的涵义。比如新加坡人常常用的一个字叫“美”,公园美、新衣服美、字体端正美,甚至蔬菜美、水果美,猪肝也可以美。

久而久之,很少听到新加坡人说“漂亮”、“洁”、“美观”等词汇,反正具有这些特点的事物,一律称之为”很美“就可以传神了,说者听者都懂得对方的意思。

还有一个字是“粒”,新加坡华语把所有球状或近似球状的东西称作“粒”,大到地球,小到芝麻,都可以称作“粒”,新加坡有一种面条,里面装着几个团扁圆状的面条,目的大约是供食用者取用方便,称奇的是,外面的包装上写着“内装六粒”。这种“粒”的用法有时几近诡异,比如有人说“两粒乳房”,可能有些中国朋友听着会很不习惯。

新加坡人表示时间时,习惯说几点几个字,比如十点零五分,就叫做十点一个字,十二点三刻就叫做十二点九个字。你经常可以听到“等等我,我只需要两个字的时间就到。”意思就是,他还有十分钟就来了。

而中文中常用的“礼拜几”,也被简化成了“拜几”。

由于英文在新加坡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新加坡人的英文水平远远高于华语水平,所以,你可以在华文报纸电视上,非常容易地找到错字别字,有些让人不忍卒读。

比如最近,一家民众联络所向周围民众发放的广告宣传单上就出现这样一句广告词:“建康锻炼,生体平安”,一句广告八个字,就“错别”了两个。

观众和读者也见怪不怪了。其实说白了,除了那些从事华文教育或写作的专业人士,没有几个观众或读者去“鸡蛋里面挑骨头”,不是他们大度,而是没人注意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所以,错别字才大行其道。

有些刚到新加坡的中国人,似乎不大愿意接受“新加坡华语”,认为这是对正宗汉语的扭曲,他们坚持和新加坡人说“正宗汉语”,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结果依然是慢慢地被“新加坡华语”同化,在新加坡待久的中国人,也会不自觉地染上新加坡口音,习惯新加坡本土的词语。

以新加坡人所说的“脚踏车”为例,它在中国的叫法是“自行车”。但是,你如果要新加坡人改口用“自行车”,新加坡人首先拒绝接受,他们有自己的理由:“中国的‘自行车’很不合理,‘自行’是自己走,它自己会走吗?而‘脚踏’就不同,我自己用脚踏,它才会走。”

其实,任何一种语言现象的产生,都有其深厚的人文社会等的影响,没有哪一种语言一定是绝对正宗的,只要在某一个区域共用,就有存在的价值。

关于这种现象,著名语言学家汪惠迪先生说,“你踏你的车,我行我的车”,各行其道,并无对错之分。

新加坡的英语和华语,它们体现了新加坡人的语言特色,成为新加坡社会的一面镜子。

这些词语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新加坡这个多元民族国家的财富,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不容低估的语言价值。

资料来源:

1. 西安日报:新加坡华语的变异

2. 新加坡文献馆:语言政策影响下的新加坡英语

3. 圣淘沙:在新加坡如何点购传统咖啡(和茶饮)

4. 维基百科:新加坡华语

5. 新加坡文献馆:新加坡语言地位对家庭母语保存的影响

6. 早报:新加坡双语政策

-END-

上一页
2/2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2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495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