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打(Otak)

将鱼肉捣碎,混合调味料制成鱼肉饼,先蒸至七八成熟,然后用班兰叶包起来,在炭火上烘烤而成。

黄姜饭(Nasi Kunyit)

黄姜也叫姜黄,是一种天然香料,类似于生姜,但没有辣味,主产地是印度、印尼和中国。中国的黄姜较多入药,在印度和印尼,当地人将黄姜磨成粉,添加到食物当中。颜色鲜艳的印度黄姜饭就用到了姜黄,也因此而得名。

竹脚中心是“小印度”最繁华热闹的市场,上层销售民族服饰和配饰,下层美食摊位卖的黄姜饭和印度罗惹,风味独特和正宗,感兴趣的中国游客可以一尝。
罗惹 (Rojak)

一种新加坡特色的沙拉,既有蔬菜,又有水果,还有主食,将豆芽、绿叶蔬菜、油条、豆腐泡、菠萝、黄瓜、青芒果,混合虾酱、糖和辣椒酱拌在一起,最后撒上一层花生碎,是一道酸甜开胃的小食,搭配沙爹非常不错。
珍多(Cendol)

是一种传统甜点,以碎冰、椰浆、由绿豆和斑兰叶制成的粉条混合而成,还可以根据喜好添加红豆、仙草、黑椰糖等,最后淋上香兰汁与棕榈糖调味。
恐龙美禄(Milo Dinosaur)

在新加坡,雀巢的美禄可可粉是最受欢迎的“国民饮料”,吃法多样,而“恐龙美禄”这个听起来完全不搭界的单词组合,是最受欢迎的一款,新加坡人饮食重口,连饮品也非常高能。
调制一杯正宗的恐龙美禄,需要五个步骤:杯底先放五勺美禄粉,然后加两勺白沙糖、再加200毫升炼奶,然后放入多一点的冰块,最后在冰块上再加三勺美禄粉。
拉茶 (Teh Tarik)

奶茶反复交替地从一个茶杯倒入另一个茶杯,两个茶杯相距越远,奶茶就被“拉”得越长,泡沫就越多越细腻,茶叶和炼乳就融合得越充分。熟练的拉茶师傅可以让茶杯相隔1-2米而不洒出一滴奶茶。
酸橙汁(Lime Juice)

刚吃完辣螃蟹、沙爹或叻沙等重口味食物之后,来一杯冰冻酸橙汁,可以缓解咸辣油腻的感觉,或者在太阳下走路乏了,一杯酸橙汁可以解渴提神,帮助恢复体力。
班东(Bandung)

由玫瑰糖浆、炼乳加水调制而成的夏日清凉饮料,有玫瑰的清香和牛奶的丝滑,粉红的颜色就是它最醒目的标记。
面包夹雪糕(Bread & Ice Cream)

冰激淋的新加坡创意吃法
熟食中心(Food Center)
很多新加坡人,尤其是年轻人,都不在家里开火做饭,一日三餐都是在餐馆解决,可想而知,新加坡的餐饮业非常发达,每个小区都有熟食中心,相当于国内的美食广场,也是新加坡特色的“公共食堂”,几十上百个摊档,选择多样,价格不贵。

中峇鲁老巴刹

芳林巴刹与熟食中心

麦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
除了各区的熟食中心以外,还有一些美食汇聚的地方,比如克位码头、牛车水以及位于摩天轮附近的新加坡美食汇——路边摊。

另外,还有一些本地老字号,比如老曾记,经营各类油炸食品;鼎泰丰,源自台湾的一个华人品牌,受大陆游客追捧较多。


必买新加坡伴手礼
药油药膏

新加坡的药膏药油在中国一直有不错的口碑和信誉,华安药行药酒、大东亚双虾牌青草油、海底铁树油、千里追风油、冯满记颈肩松等都是人气手信,送给长辈绝对一流,在当地药房按需购买。
Irvins咸蛋鱼皮

Irvins咸蛋鱼皮是超高人气零食,新加坡特产,游客必买手信。国内电商也有提供,但价格很贵,六十多一袋,真心吃不起。好不容易去趟新加坡,不妨多吃多买点。
猪肉干

新加坡名优产品,非常薄,大约两三毫米,四方型10cm x 10cm。味道有点像广东甜腊肠。有几个品牌,林志源更受欢迎,除了猪肉干,他们还有牛肉、鸡肉、虾肉、鱼肉干,甚至还有鸵鸟肉干。另外,美珍香也是知名品牌。


亚坤咖椰酱

咖椰吐司的美味,就在于特制调味酱,如果喜欢这个味道,不妨带些回国,即使在国内,你也可以自制新加坡人的“国民早餐”。
班兰蛋糕

Bengawan Solo是新加坡著名的糕点品牌,当中最受欢迎的是班兰戚风蛋糕(Pandan Chiffon Cake),因为添加了班兰叶的成分,这种蛋糕是绿色的,也是网友一致推荐的必买手信之一。

南洋老咖啡

喜欢咖啡的人士,不要错过这款代表新加坡咖啡文化的饮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