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不是喜欢喝可乐、果汁、奶茶等甜饮料?如果你在新加坡,你可能会发现这些饮料的包装上都有一个大大的C或D字母,而且在电视、报纸、地铁等地方也看不到它们的广告。这是为什么呢?今天,Dada就来带你揭秘新加坡的饮料的健康真相,让你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做到健康自控。
Nutri-Grade标签制度是什么?

新加坡的Nutri-Grade标签是一个根据饮料中的糖分和饱和脂肪含量,将饮料分为A、B、C、D四个等级的系统。等级从A到D,代表饮料从最健康到最不健康。这个标签制度简单直观,让你一眼就能看出你手中的饮料是健康好搭档,还是潜在的健康杀手。
A级:糖分和饱和脂肪含量都很低,是健康的饮料,如纯水、无糖苏打水和无糖茶饮料等。
B级:较健康,糖分稍高但仍在合理范围内,如代糖碳酸饮料、低脂牛奶等。
C级:糖分或饱和脂肪含量偏高,属于不健康的范畴,如果汁、咖啡饮料等。
D级:糖分或饱和脂肪含量极高,是最不健康的选择,如可乐、奶茶等。
为了引导消费者更加科学地选择饮料,新加坡政府要求C和D级的饮料必须贴上标签,尤其是D级饮料禁止在任何媒体上投放广告。如此严格的政策,凸显了新加坡政府对民众健康的重视。
为什么要给饮料分级?

糖分摄入过多直接与肥胖和糖尿病挂钩,新加坡对此深感担忧。新加坡人每天平均摄入60克糖,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指出,人类并不需要这么多糖。调查显示,在新加坡,人们糖分摄入量的一半以上来自饮料。若不及时采取措施,预计到2050年,新加坡的糖尿病患者将达到100万。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现实中喝甜饮料喝出问题的人比比皆是。糖分摄入多了,不仅容易让人发胖,还可能导致血糖升高,给心脏和肝脏造成负担。通过给饮料分级,让消费者可以直观地了解饮料中的糖分和脂肪含量,从而做出更健康的选择。
新加坡市场上的饮料分布

在实施Nutri-Grade标签之前,新加坡对市面上的饮料进行了调查。2020年,研究团队从12个地点的超市和便利店中收集了883种非酒精包装饮料的营养标签数据。结果发现,60%的饮料糖分高,属于C级和D级的比例分别为46%和14%。糖分最高的饮料是维生素饮料,平均每100毫升含糖22.5克。
虽然饮料中的饱和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但糖分仍是导致这些饮料被划入C或D级的主要原因。更令人惊讶的是,只有41%的饮料符合新加坡的全国营养指南,能贴上“较健康的选择”标签。
01 你在喝哪杯?
让我们来看看生活中常见的饮料分别属于哪个等级:

A级:例如无糖苏打水和纯水,适合任何时候解渴。

B级:代糖碳酸饮料、低脂牛奶、低糖豆奶等,它们在糖分方面依然保持警戒线以下。


C级:果汁、咖啡饮料、全脂牛奶等,竟然也是C! 虽然看似健康,但糖含量仍偏高。

D级:可乐、奶茶、乳酸菌饮料等,虽然很美味,但还是别多喝了。
学会识别Nutri-Grade标签
有了Nutri-Grade标签制度,消费者在选择饮料时就能有的放矢,减少高糖、高脂饮料的摄入。建议大家购买饮料时要注意:
看标签:查看饮料瓶上的Nutri-Grade标签,了解其糖分和脂肪含量。
控制量:即使是A级饮料,也不要过量饮用,以免增加肾脏负担。
多喝水:用纯净水、无糖苏打水或无糖茶饮料来替代高糖饮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