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凭借自身稳定的政治局势、卓越的营商环境以及富有竞争力的税收制度,长久以来都是全球企业和高净值人士青睐的入驻之地。步入2025年,新加坡在不断加强反避税举措、严格跨境合规监管的大环境下,仍为企业合理节税和企业架构优化保留了充分的弹性空间。
本文将围绕税收居民身份认定、主要税种剖析以及节税实际操作策略等方面展开全方位解读,助力企业和个人规划出清晰且合规的税务优化路径。
新加坡税收居民认定标准(2025最新)

企业税收居民判定:
根据新加坡《所得税法》(Income Tax Act 1947),企业若在新加坡“实际管理和控制”(management and control)其业务,即视为新加坡税收居民企业。这通常意味着董事会会议在新加坡召开,重大决策由本地高管作出。
✅ 税收居民企业可享有新加坡与100多个国家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议(DTA)。
✅ 有资格申请税务抵免与预扣税减免。
2025年,新加坡税务局(IRAS)加强了对“纸面公司”的审查,要求提供董事会议记录、经营地址与雇员社保记录作为佐证。
个人税收居民判定:
个人在一年内在新加坡居住或工作183天以上,即被视为税收居民,可享受更低税率和免税津贴。
新加坡主要税种解析(2025年)

01
企业所得税(Corporate Income Tax)
税率:17%(2025年维持不变)
有效税率可低至8~9%,通过各类免税与抵免政策优化
关键优惠政策(2025更新):
新创企业免税计划(SUTE):前三年,每年首100,000新元利润免税75%,接下来的100,000新元免税50%。
部分税收豁免计划(PTE):适用于非新创公司,首200,000新元利润享部分豁免。
02
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
适用累进税率:0%~24%(2024年起上调)
2025年延续最高边际税率24%适用于年收入超100万新元群体
免税津贴:
2025年维持基本津贴与子女抚养津贴上限
“税务居民”享更高免税额度,非居民统一税率为15%或更高
03
消费税(GST)
2025年起GST正式调高至9%(原为8%),生效日期:2025年1月1日
适用于商品与服务,包括数字服务与海外电商(远程销售注册规则生效)
04
预扣税(Withholding Tax)
当非居民企业或个人从新加坡获得服务收入(如技术费、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须预扣税:
特许权使用费:10%
利息收入:15%
技术服务费:15%(2025年后加强跨境服务透明度)
新加坡与多个DTA国家签有协定,合规企业可通过IRAS申请减免预扣税。
避免双重征税机制与国际监管响应

1. 双重征税规避:DTA搭配外部税抵免机制
新加坡企业能够申请海外收入免税待遇,或者在缴纳税款后,借助税收抵免的方式来防止出现重复纳税的情况。
到了2025 年,新加坡税务局(IRAS)将推出电子提交平台(e-Tax Credit Portal),这一举措能够加快税收抵免的审核流程。
2. 国际税务新动态:聚焦EPS、OECD法案与经济实质要求
EPS(经济存在标准)
在2025年,IRAS会持续推行“数字经济实质规则”。按照该规则,即便数字企业没有实体经营场所,也可能被认定存在纳税义务。
OECD 全球最低税(支柱二)
新加坡已作出承诺,将在2025年底前参照OECD提出的全球最低15%税率的框架来调整本国税收政策。不过,新加坡也会为中小企业保留一定的税收优惠通道。
经济实质法案
对于控股公司、融资公司等特定结构的企业,必须满足“实质运营”的要求,具体包括拥有本地雇员、办公场所以及签订相关合约等条件。
新加坡税务优化实务建议

企业节税建议
选择合适业务实体(如Pte Ltd),享SUTE或PTE优惠
保持本地“实质运营”以确保税收居民身份
善用DTA减少预扣税和海外利润抵免
合理划分收入种类(经营 vs. 被动)以降低有效税率
个人节税建议
合理安排居留时间,争取成为税收居民
通过CPF(公积金)缴纳抵扣税前收入
为子女、父母申请抚养津贴或教育津贴
结语:合规是最优税务优化之路
在全球反避税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的背景下,新加坡虽依旧维持着富有弹性的税制体系,但合规操作已然成为企业及个人实现税务目标的最佳选择。
步入2025年,税务优化的关键已不再局限于探寻低税率途径,而是要在新加坡税务局(IRAS)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构建的监管框架内,搭建起具备可持续性且高度透明的税务架构。
为此,建议企业和高净值人士定期对自身的税务结构进行全面审视,并携手专业顾问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加以部署,如此方能在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达成真正意义上的节税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