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 AEIS 考试的学生,新加坡教育部将会根据各个公立学校的空缺名额情况、考生的考试成绩,以及考生的所在住址,为学生安排合适的学校就读。学生不能自己选校,也不能随意转学。这种分配学校的随机性会完全打乱家长提前在附近买房的规划。所以,一般是建议家长租在学校附近,然后等生活安定下来的再去考虑买房这件事。在这期间,多多与朋友和中介沟通,多多了解多方信息是非常有利的。当然,我这边也有很多朋友是在国内就买好房了,或者一来新加坡就直接买房了,吃到了一波房价上涨的红利。这样的买家一般是经济条件不错,孩子直接入读国际学校的,这样限制会很少,下手就很快。
外国人在新加坡买房的确会被“学区房”吸引,但是买房的原因是因为这样的房子不愁租,租金回报也会非常好。

Q: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就是,外国人买学区房没用?
A:新加坡学区房并不是孩子进名校最大的敲门砖。之前有一个很火的新闻,金融巨鳄罗杰斯两个女儿都在新加坡南洋小学。这么一个华尔街风云人物要把女儿送进这个学校还需要自己跑去学校做义工,为孩子争取入学名额。
再打个比方,南华小学边上的公寓 The Trilinq,它的价格和非学区房相比并不会高到离谱。为什么?因为就算你买了这个楼盘的房子,PR 和外国人也别想进南华小学。住这里的本国人都会怕进不去,反而去报别的学校。
学校旁边的房子房价和租金高一点是真的,好卖一点是真的,但是这个贵一点也就是在合理范围之内。
有专业人士的看法是目前学区房的价格可能低估了,以后随着更多新移民涌入,他们没有关系,会更追求学区房从而推高房价。
Q:可不可以介绍一下新加坡租房买房的热门区域?毕竟,虽然新加坡地方小,这个城市也分很多片区吧?
A:新加坡有邮区编号。新加坡的 28 个邮区可以分为五大区域:中部、东部、东北部、西部、北部。具体的片区的名字,相信你只要人到新加坡就会很快熟悉起来。
你会听到一些地名,诸如:“金文泰”、“美芝路”、“武吉士”、“武吉知马”、“里巴巴利”。无论是公立小学和国际学校都是非常集中的地方。譬如新加坡著名的富人区——武吉知马低密优质洋房区。周围全是有地住宅和公寓,毗邻的武吉知马山,环境一流,一公里内两所知名小学:培华长老会小学(Pei Hwa Presbyterian School),和著名的美以美女校(Methodist Grils School)。知名中学也很多,还靠近国立大学。周围国际学校也很多:德国国际学校、韩国国际学校、瑞士国际学校国际学校和 ISS。
新加坡名校聚集区
提到名校聚集区域,一般是在第 5、9、10、11、20 这些邮区,这都是在新加坡的中部。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这些区域的房源都靠近学校。如果需要走 15 分钟才能到学校的房源,还不如直接选稍远一点、地铁便利、条件更好的地方。
而买房有另一个参考指标,根据政府机构每月发布的市场表现分为三大块:核心中央区(CCR)、其它中央区(RCR)和中央区以外(OCR)。这样就很容易掌握楼市的市场动态了。CCR 的房子通常比 RCR 和 OCR 的房子贵,成本更高。最近楼市的趋势表现在这三块区域上的中位数差距是个很值得玩味的事情,感兴趣的观众我们可以专门出一期来聊一聊。
Q:有没有什么比较推荐的自住和投资两相宜的房子或者地段?
A:这个问题很宽泛哦,你不如直接问我哪几支股票会涨,哈哈。
我先讲讲不推荐购买的房子吧。质量不好的楼房、地段不好的、太过老旧的房子都不建议买。很老生常谈的话题,毕竟你自己居住体验不好的话,别人只要不傻也不会去接盘。所以在我看来,在中心区域、或者有政府规划重头发展的新市镇,只要是楼龄不是太旧的,都可以考虑,多与周边比较一下。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一般来新加坡买房的都会选择以下几个邮区。
第 9 邮区(乌节路—世界知名的购物娱乐区)。
第 10 邮区(武吉知马—高档住宅区),附近有名校南洋小学、华侨中学、莱福士女子小学等,这里还有新加坡最顶级的优质洋房区。
第 11 邮区(诺维娜—高档医疗办公区)是深受外国人欢迎的高档住宅区。
第 15 邮区(东海岸—滨海区)也是长久以来深受外国人青睐的住宅区之一。这里不但有美丽的海景、顶尖的名校林立,去机场和市中心都方便,而且还是著名美食区。
第 1 邮区(滨海湾—新加坡的新市区)也是外国人经常出入的热门工作和旅游的地点。因此在过去几年也吸引到许多外国人投资置业。
05 PART 5 陪读的租房大事怎么解决
Q: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陪孩子去新加坡读书,租房是非常头疼的事。在对当地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到了新加坡再去看房,需要做哪些准备?
A:很多带着孩子过来的妈妈去先找朋友或者中介协助在当地租一个短期的房子,或者先来就住酒店。
毕竟孩子读书短则三四年,长则七八年,我们不可能人在中国的时候就把租的房子给定下来了。长期住房的话,肯定是在学校附近的。还没有确定学校的,或者还没有被某个学校录取的,一定是依靠短期的租房来过渡,同时做长期规划的。
有些家长是专门规划了让孩子上政府小学。上政府小学的话,新加坡这边是有学位规划的(这与中国的学区房概念不完全一样)。学校的学位会先分给住1公里范围内的,然后是 2 公里范围内的,有的还要靠抽签。这种情况,孩子念的学校会不太确定,租房就比较困难,短租比较合适。
最普遍的情况,就是孩子念国际学校(我们插一句,新加坡的国际学校真的比中国划算,不是瞎吹,这里我们先挖个坑,以后会出视频详细谈)。这种情况就自由得多,一般学校的校车也很方便。房子离学校的距离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家长可以选择条件好一点的、交通便利一点的房子。
Q:听说新加坡的组屋会便宜很多啊,外国人可以租吗?
A:的确,新加坡的组屋是便宜一些。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新加坡的房子分类,一般去租房中介会问你要租组屋、公寓还是排屋。
组屋就是政府建造的公共住房,类似于“经济适用房”。这一类房子外国人不能单独购买,但是可以租用。租期最少是六个月。旅游签证不可以租住组屋,必须是持有效的长期准证人士才可以。不管是整套出租还是单间出租,必须要经过建屋局(这是新加坡专管组屋的政府机构)的批准才可以出租。这些组屋一般会比较旧,没有健身房、泳池和会所什么的。就是,总体能住,但是不会太高档。
新加坡的公寓跟中国的公寓不一样。执行共管公寓(也称“EC”)是个人拥有单户产权、整个物业由统一物业公司管理的集合型社区。私人公寓是指私人拥有的一种住宅。这种房子就比较高大上一些。配备游泳池、网球场、健身房等各种设施,价格会贵一些。
再来就是排屋了,还有“小洋楼”、别墅之类的。总的说来就是房间又多、空间又大、价格又贵,性价比不高。一般都是多个家庭一起合租的。能单独租得起这样整套房的人,会考虑干脆在新加坡买套公寓,不仅可以住,买到手上既可以住,长期来看也是一笔投资。

Q:在新加坡租房时,有没有什么跟在中国租房不一样的地方?
A:新加坡是一个法治严明的国家,很多事情必须要照章办事。
租房必须要签合同,而且还需要交一笔印花税。就等于这个合同在政府系统里按了个手印,有任何纠纷都需要把合同拿出来说话的。印花税不会太贵,但是如果不交的话,可能会被税务局找上哦。
再就是“转租”。虽然新加坡也有很多“二房东”。有的租客将房子整套租下来再分租出去,以便减轻自己的租金负担。但是,这是不合法的。这类“二房东”一经当局发现,会被处罚五年之内不可以租赁组屋(私宅可以)。
新加坡作为一个旅游城市,“Airbnb”居然是不合法的,你敢信?这是因为政府严令禁止私人公寓业主将租期少于 3 个月的房屋出租。新加坡住建局有明文规定,新加坡的所有住宅物业均用于长期居住,不得用于短期住宿。来新加坡的旅客也应该注意这些规定。对于连续入住少于三个月的人,可选择酒店(无时间限制)和服务式公寓(最短住宿时间为 7 天)。虽然 Airbnb 上还有很多房源,但是订房和入住时需要擦亮眼睛,以免遇到麻烦。
另外,一个房子里可以租住多少人是有限制的。一般来说,一房式和两房式租客最多为 4 个,三房式或更大的房子租客最多为 6 个。
Q:作为外国人在新加坡租房有什么限制吗?
A:租客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比如:护照、工作准证、学生证,以便审核租客是否有合法的新加坡居住身份。另外,组屋不能用作商业用途,比如说你要设立一个办公室、转运仓,这些都是犯法的。
除了上面这些与本地人一样的注意事项,外国人租房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

Q:有哪些租房陷阱要注意?
A:除了房子的地段、朝向、采光、是否有噪音会打搅到孩子学习休息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就每个房子进行单独的分析与考虑。有一些普遍很容易遇到的坑我来给大家叨一叨。
首先,在新加坡租房一定要找有合法执照的中介、签订正规合同,不要找二房东。
再来,入住之前一定要确定是否有冷气,是否包水、电、网络、燃气,是否可以大煮和小煮。我知道很多妈妈心疼孩子,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偏向于大操大办,所以要注意在家做饭的问题。
还有要考虑是不是和屋主住在一起。考虑合租的话,是租主卧、普通房、佣人房,有没有单独卫浴这些,可以公用哪些设施等等。和谁一起住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习惯不同的人住在一起绝对是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