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时期新加坡街头的日本军队
日本人更严苛的管制带来的效果,李光耀印象极为深刻:
(日据时期)黄昏过后人们开始在区内巡逻,直到天亮。他们拿着棍棒,不过是做做样子。因为刑罚太重了,没有犯罪事件可以报告。有人主张对待和惩罚罪犯应该从宽,认为刑罚减少不了犯罪,我从不相信这一套,这不符合我在战前、日治时期和战后的经验。
人们谈李光耀的治国理念,总会强调他受到了深刻的英国教育影响,但他本人在回忆录中却认为:三年零六个月的日治时期让我学到的东西,比任何大学所教的来得多。
新加坡独立后迅速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如果新加坡经济上的巨大成功可以被归因为严刑峻法的成功,而这种治国思路的源头似乎不难追溯。
李光耀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
我知道,关于谁说了算,谁能使人民改变行为,甚至改变效忠对象的争论,是由日本枪炮、日本军刀和日本暴行解决的。我说过,他们首先要人们服从,这一点,他们做到了;接着,便是强迫人们作出调整,接受日本人会长期统治下去的前景,让子女通过接受教育,适应新制度以及新制度之下的语言、习惯和价值观,使自己变得有用,能找饭吃。
所以,在听人谈及新加坡的先进治理经验时,一定不能忘记它背后凝聚的李光耀先生的经验和教导:人民是需要严厉管制的。
参考文献:
1. 李光耀:《风雨独立路——李光耀回忆录》,外文出版社1998年版。
2. 新加坡CRIMINAL PROCEDURE CODE
3. Thomas McClendon,Whippingboys:
South Africa’s limited reform of judicial corporal punishment in the1960s and 1970s
4. 香港惩教署官方网站
5. 中国青年自述在新加坡受鞭刑经历:
http://news.sina.com.cn/c/2004-06-17/100934406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