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滨海东的滨海堤坝下其实就是一座海水淡化厂
另外,新加坡也在不断进行着其他探索,包括像印尼买水,以及“新生水”(NEWater)计划。
预期到了2060年,新生水将可以满足新加坡55%的供水需求。加上雨水收集和海水淡化,或可以达成饮用水自给自足。

关于水资源说起来还有一件让人感到啼笑皆非的事,新加坡向马来西亚买水时,签协议时付的价格是每千加仑0.3令吉,但是每天新加坡却以超出协议规定的数量,以每千加仑0.5令吉的价格,向马来西亚柔佛反向提供过滤净化好的干净水......
感觉马来西亚每次都想用水卡新加坡脖子,又好像什么也没卡到......

新加坡和新山之间的供水管道,图源:早报
6)小孩、大人、老年人、腿脚不便的人,新加坡全都要照顾到!
新加坡的公园、运动设施和健身场所对居民通常是免费的,且覆盖广泛。
这些设施的建设使用了高品质的运动地面材料、高耐用性的户外设施,以及现代化的健身器械。此外,公园的绿化和管理也使用了先进的环保技术和智能灌溉系统,让其能够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保持绿意盎然。

为了方便民众出行,政府在2014年提出要在全岛建200公里长的有盖走廊。
这一点已在2018年达成,有盖走廊衔接地铁、轻轨,以及巴士站等,民众步行乘搭公共交通再也不用晒太阳了!

图源:早报
为了照顾更多老年人的需求,陆路交通发展总蓝图中,就提到了2022年以前要为新加坡的人行天桥安装29座电梯。
到2040年时,带有电梯的人行天桥数量将会增加至103个。

还有一点,可能在新加坡住比较久的小伙伴才会发现。
在新加坡,如果某一处地方道路设计“不合理”,民众“用脚投票”走出了另外一条原本不在规划里的道路。
那么在不久后,市镇理事会往往就会安排人为这条新开辟出来的路铺上水泥......比如下图红圈里的路,之前就是完整的一片草坪......

这条路原本不存在,图源:谷歌街景
某种程度上说,新加坡的富裕并不是那么的明显那么的夺目,但老百姓却是实实在在每一天都在享受着好处的~(至少不像纽约曼哈顿那样贫民窟的“穷人”与富人区金融大厦的“有钱人”只有一街之隔那样反差明显)

新加坡的组屋区和CBD一样灯火通明,图源:Dollarsands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