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住院医疗保险介绍
01 什么是新加坡的住院险
在新加坡生活,最最重要的保险就是医疗住院险,是每个人在配置保险时第一个就应该想到的保险。
住院险主要是应付昂贵的医疗费用如住院费(含食宿),ICU费(加护病房),手术治疗(包括医院医疗耗材、医生费用、麻醉师的费用等)和住院前后的门诊费用等。一些当天完成的小手术(日间手术),不需要住院的手术也能报销,如一些内窥镜的检查等;还有医生主动要求做的胃镜、肠镜等,也是在手术报销范畴之内;癌症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肾脏病治疗,洗肾等也在报销范畴之内。
02 为什么住院保险这么重要
前面讲到新加坡的医疗费用高,那究竟有多高?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下。MOH的网站上给出了一些价格参考。这里以比较常见的阑尾切除手术为例。在政府医院A级病房的费用为大概在$7700,在私人医院的费用为$8500。


如果是没有保险的话,那可能大部分的月收入都要交给医院了。
03 谁可以买住院险
不同的保险公司对于住院险的购买人资格有不同的定义,但主要的要求是申请人必须要有在新加坡的长期准证才可以,如公民、永久居民(PR)、工作准证(EP/SP/WP)、学生准证、长期探访准证(LTVP)、家属准证(DP)等。
04 终身健保 MediShield Life
MediShield Life(中文翻译为“终身健保”)是由新加坡公积金局推出和管理的强制性的基本医疗保险,主要目的是帮助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来负担在新加坡本地产生的大额医疗开支。在每年15万新币的额度内,报销住院、手术和一些昂贵的门诊费用。
1. 作为一项普惠国民的社会福利政策,MediShield Life对参保人不设年龄和健康状况的限制。也就是说,无论年龄多大,有多么严重的病史或者先天性疾病,都能正常受保。
第二,MediShield Life只覆蓋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而在新加坡生活的外国人是不受保障的。即便是永久居民,报销比例也远远低于新加坡公民。比如,新加坡公民住政府医院B2或C级病房的花费100%可纳入报销范围,而同等级病房永久居民的报销比例只有一半左右。
3. MediShield Life对标的是政府医院的B2级和C级病房,即6人以上的病房。如果看病时住的是政府医院较高等级的病房,或者私立医院,那么医疗费能纳入报销的比例就会小很多。比如,一名新加坡公民在政府医院的B1级病房接受治疗,报销比例只有43%,私立医院更是只能报销25%。然而,很多时候我们选择去私立医院看病,并非是贪图更好的就医环境,仅仅是因为不想等待政府医院漫长的预约而已。
鉴于上述局限,在新加坡给自己配置一份补充商业医疗险就显得尤其重要。对于公民和永久居民,补充商业医疗险大大提供保障的额度,同时在紧急情况下能有更多的选择。而对于在新加坡生活的外国人,这就是唯一的医疗保障。
05 私人综合健保计划“IP”
Integrated Shield Plan(简称“IP”)私人综合健保计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商业保险”。它可以保障生病时入住公立医院的A(单人间)或B1(4人间)级病房,或是私立医院昂贵的医疗费用。
这种“IP险”通常由下面两个部分叠加的:
(1)公积金局的MediShield Life终身健保。
(2)保险公司的额外保险,用来报销政府医院A/B1级病房或者私立医院的开销。

通过添加商业保险"IP",被保险人可以享受更好的保障范围,更高的保障额度,更舒适的就医环境。
1. 商业保险可以将政府医院A/B1级病房或私立医院的保费纳入报销范围
2. 有效提高每一年的报销上限,由15万提高到150-200万新币
3. 不同的保险公司还增加额外可以报销的项目,比如住院前或住院后一定天数内的治疗费用
4. 通过填加附加险“Rider”,可以降低免赔额(Deductible)和自付比例(Co-payment)。这可以极大降低被保险人看病时自己需要支付的费用。
MediShield Life可以全部从公积金的Medisave账户里扣,保险公司的额外保险(主险)也可以从公积金的Medisave账户里扣,但取决于每个年龄段的medisave额外取款限额。保险公司的附加险(Rider)只能用现金来付。
06 不同的商业保险,如何选择
目前,在新加坡一共有7家保险公司可以提供商业保险。

在考虑不同的保险公司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1. 保费价格
住院险在新加坡是一个充分竞争的保险,所以每家保险公司的核心保障项目基本都是一致的。由于住院险是跟随我们一生的保单,所以在考虑保费时要考虑整体的费用。
2. 保险公司的服务
住院险和我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理赔的几率也会比较高,所以保险公司的服务也是一个重要考量。
3. 理赔后第二年保费是否增加
大多数保险公司的住院险,理赔不会对后续保费产生影响,但也有保险公司会因为客户发生理赔而在第二年提高保费。有时保费的增加属于成倍数的增加,这点申请人要特别注意。
07 为什么全额赔付被取消
从2019年4月1日起,新加坡市场上所有的Integrated Shield Plan附加险就已不再提供100%报销,客户至少需要自付理赔额的5%。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遏制普通民众滥用医疗资源。因为在“全额赔付”的时代,由于保险公司能够100%报销客户住院和手术的费用,所以病人不管大病小病都要求住院检查,而且很多私立医疗机构也把这当成赚钱的工具,经常开具本不必须的检查项目,反正最后都是保险公司来赔付掏钱。
通过取消“全额赔付”,病人需要承担一部分医疗费用,所以对于医生开具的治疗方案和价格会更加敏感。从而整体减少滥用医疗资源。
08 什么是Extended Panel
在2021年4月,各大保险公司开始根据新加坡卫生部的建议,为所有的综合健保计划加入防止滥用的机制(大多数保险公司采用了Co-Payment的制度)。同时每家保险公司都有自己的私人医院Panel(指定医生团队)。如果受保人看的医生在Panel里面,保险给予的利益会更好一些,并且投保人的共付账单每年最多是S$3,000,是可预见的数字。如果受保人看诊的医生不在Panel里面,投保人的Co-Pay账单就没有年限额了。这件事情引起了部分投保人的不满,尤其是一些受保人有慢性疾病,长期与固定的医生跟进,而这位医生恰好不在保险公司的Panel里面,这样在新的机制下投保人的共付账单就没有年限额了。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新加坡卫生部邀请医疗机构、保险公司、消费者以及政府部门四方的代表组成了一个多方医疗保险委员会(Multilateral Healthcare Insurance Committee),尝试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到了2021年11月,该委员会推出了一系列建议,其中一项就是让各家保险公司尽可能地扩充Panel,于是才有了当前的Extended Panel。
根据多方医疗保险委员会的建议,每家保险公司都应该尽可能地邀请别的保险公司Panel里面的医生加入自己的Panel,以最大程度地扩充自己的Panel。每家保险公司可以有自己具体的实施方案。
对于投保人,由于扩大了指定医生的名单,投保人有更多的选择。但是在选择使用Extended Panel名单里的医生时,投保人也要注意保险公司会在赔付时收取使用Extended Panel的费用。
09 什么是癌症清单
卫生部宣布从2022年9月起,癌症患者只有使用癌症药物清单内的药物,才可通过终身健保索赔或使用保健储蓄支付治疗费,而不在癌症清单内的治疗方案,即使被证明是临床有效的但价格过于昂贵,也是不可以赔付的。从2023年4月起,这份清单也会影响私人综合健保计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患者更容易获得负担得起的癌症治疗,从而减缓保险索赔额的涨幅。
常见问题
问 我产生了门诊的费用,住院医疗险可以赔付吗?
答 住院险不可以报销普通门诊的费用。客户可以查看自己公司的医疗保险是否有这份保障;如果是由于意外导致的门诊费用,如扭伤、食物中毒、登革热、手足口病等,客户可以通过配置意外险来补充保障。当然,客户也可以选择高端医疗险,有些还可以覆蓋牙科、体检、疫苗等费用,但价格不菲。
问 公司给我配置了住院险,我还需要再额外购买个人的住院医疗险吗?
答 现在有很多公司都为员工提供了非常不错的保障,住院险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客户在工作期间发生了医疗理赔而自己又没有个人的住院医疗险,那就有可能发生当客户离开这份工作后但又无法买入保险公司保障的困境。公司配置的住院险只能是“锦上添花”,而能够“雪中送炭”的才是自己的住院险。
问 我现在预算紧张,只能买一份保险,住院险和重疾险,我应该先选择哪一个?
答 住院险是报销型保险,重点是保住院,而住院的病症可轻可重。
重疾险是给付型保险,投保人得了合同中保障的疾病,并且符合理赔条件,保险公司就一次性赔付一笔钱,它的主要作用是由于重疾发生后的误工补偿,从而不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开支。
重疾险的赔偿金额确实可以用来支付住院费用,但是并不是每一次生病都满足重疾赔偿的,这一点要注意。
所以,还是先配置一份住院险为最优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