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住院醫療保險介紹
01 什麼是新加坡的住院險
在新加坡生活,最最重要的保險就是醫療住院險,是每個人在配置保險時第一個就應該想到的保險。
住院險主要是應付昂貴的醫療費用如住院費(含食宿),ICU費(加護病房),手術治療(包括醫院醫療耗材、醫生費用、麻醉師的費用等)和住院前後的門診費用等。一些當天完成的小手術(日間手術),不需要住院的手術也能報銷,如一些內窺鏡的檢查等;還有醫生主動要求做的胃鏡、腸鏡等,也是在手術報銷範疇之內;癌症治療、放療、化療和靶向藥物治療,腎臟病治療,洗腎等也在報銷範疇之內。
02 為什麼住院保險這麼重要
前面講到新加坡的醫療費用高,那究竟有多高?我們可以一起來看一下。MOH的網站上給出了一些價格參考。這裡以比較常見的闌尾切除手術為例。在政府醫院A級病房的費用為大概在$7700,在私人醫院的費用為$8500。


如果是沒有保險的話,那可能大部分的月收入都要交給醫院了。
03 誰可以買住院險
不同的保險公司對於住院險的購買人資格有不同的定義,但主要的要求是申請人必須要有在新加坡的長期准證才可以,如公民、永久居民(PR)、工作準證(EP/SP/WP)、學生准證、長期探訪准證(LTVP)、家屬准證(DP)等。
04 終身健保 MediShield Life
MediShield Life(中文翻譯為「終身健保」)是由新加坡公積金局推出和管理的強制性的基本醫療保險,主要目的是幫助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來負擔在新加坡本地產生的大額醫療開支。在每年15萬新幣的額度內,報銷住院、手術和一些昂貴的門診費用。
1. 作為一項普惠國民的社會福利政策,MediShield Life對參保人不設年齡和健康狀況的限制。也就是說,無論年齡多大,有多麼嚴重的病史或者先天性疾病,都能正常受保。
第二,MediShield Life只覆蓋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而在新加坡生活的外國人是不受保障的。即便是永久居民,報銷比例也遠遠低於新加坡公民。比如,新加坡公民住政府醫院B2或C級病房的花費100%可納入報銷範圍,而同等級病房永久居民的報銷比例只有一半左右。
3. MediShield Life對標的是政府醫院的B2級和C級病房,即6人以上的病房。如果看病時住的是政府醫院較高等級的病房,或者私立醫院,那麼醫療費能納入報銷的比例就會小很多。比如,一名新加坡公民在政府醫院的B1級病房接受治療,報銷比例只有43%,私立醫院更是只能報銷25%。然而,很多時候我們選擇去私立醫院看病,並非是貪圖更好的就醫環境,僅僅是因為不想等待政府醫院漫長的預約而已。
鑒於上述局限,在新加坡給自己配置一份補充商業醫療險就顯得尤其重要。對於公民和永久居民,補充商業醫療險大大提供保障的額度,同時在緊急情況下能有更多的選擇。而對於在新加坡生活的外國人,這就是唯一的醫療保障。
05 私人綜合健保計劃「IP」
Integrated Shield Plan(簡稱「IP」)私人綜合健保計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商業保險」。它可以保障生病時入住公立醫院的A(單人間)或B1(4人間)級病房,或是私立醫院昂貴的醫療費用。
這種「IP險」通常由下面兩個部分疊加的:
(1)公積金局的MediShield Life終身健保。
(2)保險公司的額外保險,用來報銷政府醫院A/B1級病房或者私立醫院的開銷。

通過添加商業保險"IP",被保險人可以享受更好的保障範圍,更高的保障額度,更舒適的就醫環境。
1. 商業保險可以將政府醫院A/B1級病房或私立醫院的保費納入報銷範圍
2. 有效提高每一年的報銷上限,由15萬提高到150-200萬新幣
3. 不同的保險公司還增加額外可以報銷的項目,比如住院前或住院後一定天數內的治療費用
4. 通過填加附加險「Rider」,可以降低免賠額(Deductible)和自付比例(Co-payment)。這可以極大降低被保險人看病時自己需要支付的費用。
MediShield Life可以全部從公積金的Medisave帳戶里扣,保險公司的額外保險(主險)也可以從公積金的Medisave帳戶里扣,但取決於每個年齡段的medisave額外取款限額。保險公司的附加險(Rider)只能用現金來付。
06 不同的商業保險,如何選擇
目前,在新加坡一共有7家保險公司可以提供商業保險。

在考慮不同的保險公司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量:
1. 保費價格
住院險在新加坡是一個充分競爭的保險,所以每家保險公司的核心保障項目基本都是一致的。由於住院險是跟隨我們一生的保單,所以在考慮保費時要考慮整體的費用。
2. 保險公司的服務
住院險和我們日常的生活息息相關,理賠的幾率也會比較高,所以保險公司的服務也是一個重要考量。
3. 理賠後第二年保費是否增加
大多數保險公司的住院險,理賠不會對後續保費產生影響,但也有保險公司會因為客戶發生理賠而在第二年提高保費。有時保費的增加屬於成倍數的增加,這點申請人要特別注意。
07 為什麼全額賠付被取消
從2019年4月1日起,新加坡市場上所有的Integrated Shield Plan附加險就已不再提供100%報銷,客戶至少需要自付理賠額的5%。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遏制普通民眾濫用醫療資源。因為在「全額賠付」的時代,由於保險公司能夠100%報銷客戶住院和手術的費用,所以病人不管大病小病都要求住院檢查,而且很多私立醫療機構也把這當成賺錢的工具,經常開具本不必須的檢查項目,反正最後都是保險公司來賠付掏錢。
通過取消「全額賠付」,病人需要承擔一部分醫療費用,所以對於醫生開具的治療方案和價格會更加敏感。從而整體減少濫用醫療資源。
08 什麼是Extended Panel
在2021年4月,各大保險公司開始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的建議,為所有的綜合健保計劃加入防止濫用的機制(大多數保險公司採用了Co-Payment的制度)。同時每家保險公司都有自己的私人醫院Panel(指定醫生團隊)。如果受保人看的醫生在Panel裡面,保險給予的利益會更好一些,並且投保人的共付帳單每年最多是S$3,000,是可預見的數字。如果受保人看診的醫生不在Panel裡面,投保人的Co-Pay帳單就沒有年限額了。這件事情引起了部分投保人的不滿,尤其是一些受保人有慢性疾病,長期與固定的醫生跟進,而這位醫生恰好不在保險公司的Panel裡面,這樣在新的機制下投保人的共付帳單就沒有年限額了。
為了解決上述矛盾,新加坡衛生部邀請醫療機構、保險公司、消費者以及政府部門四方的代表組成了一個多方醫療保險委員會(Multilateral Healthcare Insurance Committee),嘗試提供合理的解決方案。到了2021年11月,該委員會推出了一系列建議,其中一項就是讓各家保險公司儘可能地擴充Panel,於是才有了當前的Extended Panel。
根據多方醫療保險委員會的建議,每家保險公司都應該儘可能地邀請別的保險公司Panel裡面的醫生加入自己的Panel,以最大程度地擴充自己的Panel。每家保險公司可以有自己具體的實施方案。
對於投保人,由於擴大了指定醫生的名單,投保人有更多的選擇。但是在選擇使用Extended Panel名單里的醫生時,投保人也要注意保險公司會在賠付時收取使用Extended Panel的費用。
09 什麼是癌症清單
衛生部宣布從2022年9月起,癌症患者只有使用癌症藥物清單內的藥物,才可通過終身健保索賠或使用保健儲蓄支付治療費,而不在癌症清單內的治療方案,即使被證明是臨床有效的但價格過於昂貴,也是不可以賠付的。從2023年4月起,這份清單也會影響私人綜合健保計劃。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患者更容易獲得負擔得起的癌症治療,從而減緩保險索賠額的漲幅。
常見問題
問 我產生了門診的費用,住院醫療險可以賠付嗎?
答 住院險不可以報銷普通門診的費用。客戶可以查看自己公司的醫療保險是否有這份保障;如果是由於意外導致的門診費用,如扭傷、食物中毒、登革熱、手足口病等,客戶可以通過配置意外險來補充保障。當然,客戶也可以選擇高端醫療險,有些還可以覆蓋牙科、體檢、疫苗等費用,但價格不菲。
問 公司給我配置了住院險,我還需要再額外購買個人的住院醫療險嗎?
答 現在有很多公司都為員工提供了非常不錯的保障,住院險就是其中之一。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如果客戶在工作期間發生了醫療理賠而自己又沒有個人的住院醫療險,那就有可能發生當客戶離開這份工作後但又無法買入保險公司保障的困境。公司配置的住院險只能是「錦上添花」,而能夠「雪中送炭」的才是自己的住院險。
問 我現在預算緊張,只能買一份保險,住院險和重疾險,我應該先選擇哪一個?
答 住院險是報銷型保險,重點是保住院,而住院的病症可輕可重。
重疾險是給付型保險,投保人得了合同中保障的疾病,並且符合理賠條件,保險公司就一次性賠付一筆錢,它的主要作用是由於重疾發生後的誤工補償,從而不影響家庭的正常生活開支。
重疾險的賠償金額確實可以用來支付住院費用,但是並不是每一次生病都滿足重疾賠償的,這一點要注意。
所以,還是先配置一份住院險為最優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