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调整冠病康复战略 一文看懂当前四种隔离措施的区别

2021年09月23日   •   8892次阅读

若本身无症状,在自行检测后呈阳性反应,先别急着跑去医院紧急部门,而应在家里隔离至少72小时,再行检测一次,结果呈阴性后就可恢复日常活动。(iStock示意图)

作者 郑智浩

随着新加坡调整冠病康复计划,过渡到地方性流行病阶段与病毒长期共存,未来确诊人数预料将持续攀升。

在这段关键时期,染疫者该如何应对自身情况,什么时候应该向哪些机构快速求助,成了一堂你我都必须学习的必修课。

卫生部9月初宣布了一系列全新的隔离措施,比如居家康复、社区护理设施、社区升级护理设施等,相信不少蚁粉应该是看得一头雾水,难以区分其差异。

红蚂蚁在此统整了卫生部的各项资讯,依据年龄、住家情况、染疫者的身体情况,汇总成以下四大类别,帮助蚁粉快速读懂,以备不时之需。

居家康复

卫生部为居家康复计划的冠病患者提供“关怀礼包”,有一本指南、医用口罩、搓手液、血氧仪、温度计、S型挂钩和塑料袋。(卫生部)

居家康复计划(Home Recovery)是本地现有应对染疫病例的既定模式(default mode)。符合下列所有条件的确诊病患,将被安排在住家休养,直至自行痊愈。

已完成冠病疫苗接种;

12岁至69岁;

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

没有身患任何严重疾病;

家里没有80岁以上的年长者,或高风险群体的家庭成员,如:孕妇、免疫缺陷者、其他合并症(co-morbidities)患者等;

有自我隔离的房间,最好附有独立卫浴。

符合资格者将在24小时内接获卫生部发出的手机简讯(SMS),通过里头的连结提供个人和同住家人的信息,展开为期10天的居家康复计划。

开始居家康复后,卫生部将发出隔离令,并在首日进行远程医疗评估,随时与患者保持联系。当局也有可能要求患者佩戴电子追踪器,以确保他们的行踪。

患者的家人也必须全程留在住所。

医疗服务:全天候远程医疗服务。

社区护理设施

新加坡博览中心的会聚@樟宜(Connect @ Changi)是本地其中一个社区护理设施。(海峡时报)

社区护理设施(Community Care Facilities)是本地去年4月疫情升温时就扩充的隔离设施,为的是分级处理病情相对轻微,或没有症状的患者。

居家康复计划开跑后,无法满足条件的部分冠病确诊者,会被送往这里接受照料。

我国目前有七个社区护理设施,可容纳超过5500名健康情况良好或患有轻症,且无需太多医疗照顾的病患。9月底将增设多1000个床位。 这七个社区护理设施是:

新加坡博览中心的会聚@樟宜(Connect @ Changi at the Singapore Expo);

白沙职总D’Resort度假村(D'Resort NTUC);

大士南(Tuas South);

宏茂桥工艺教育学院原址(Former Ang Mo Kio Institute of Technical Education);

悦乐圣淘沙酒店(Village Hotel Sentosa);

洛阳公务员俱乐部(Civil Service Club @ Loyang);

观明医院(Bright Vision Hospital)

医疗服务:在场的医生和护士。

社区升级护理设施

首个社区升级护理设施将设立在淡滨尼22街,原本的职总保健合作社疗养院。(互联网)

全新设立的社区升级护理设施(Stepped-Up Community Care Facility),将用来收治那些患有潜在慢性疾病、合并症(如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或免疫反应减弱的染疫者。

这些病症可能导致冠病恶化,因此必须接受更密切的观察,以便及时给予紧急救治。

若冠病患者的病情持续恶化,将立即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卫生部预计在本周五(24日)开设300个床位。

目前社区升级护理设施坐落在:

淡滨尼22街的职总保健合作社疗养院(NTUC Health Nursing Home (Tampines));

新加坡博览中心的会聚@樟宜(Connect @ Changi at the Singapore Expo)

符合条件、住在疗养院的确诊病患将优先入住,避免冠病在高风险群体间进一步传播。

医疗服务:更多医疗和护理人员,以及医疗监测设备。

医院或国家传染病中心

国家传染病中心。(联合早报)

病情危殆、急需密切治疗和观察的重症病患,将被送往本地各大医院或国家传染病中心,接受输氧和加护病房观察等救治措施。

本地目前约有1300个普通病房床位。

加护病房的床位约有100个,必要时可在短时间内增至300个床位。

医疗服务:专科医生和护士,提供输氧和加护病房服务。

温馨提醒: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到医院的急诊部门求医,除非是出现严重紧急状况如:呼吸困难、气喘、胸口疼痛等。

卫生部长王乙康早前在面簿贴文表示,本地医院的加护病房目前尚可应付,但急诊部门和普通病房的床位已开始出现压力。

因此,他鼓励较年轻且完成疫苗接种的民众,尽可能居家康复或入住社区护理设施,而不是前往医院。

“这样一来,医院的病床和急症服务才可以让给最有需要的人。”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2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