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女佣文化
前言
在新加坡,聘请家庭佣工俨然成为了习以为常的事情。新加坡众多有佣家庭的缩影,感觉女佣俨然已成家居标配,能为雇主节省不少料理琐碎家务的时间,又能代行赡养抚育之责。有了女佣,雇主大可以把时间精力花在自认为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在新加坡,女佣这个角色其实有历史的演变。在1930到1960年代,家里有个女佣,那是有钱人家的专利,以新加坡有钱的本地人及外国人为主。那时的女佣,大多来自中国广东,标准打扮是白褂黑裤、留着长辫子,称为“妈姐”。
李光耀家里就曾经有一位来自广东顺德的“妈姐”欧阳焕燕,今年已经99岁,曾在李光耀家里打了40年工,不仅见证了李光耀的政治人生,也陪伴了李家三名子女的成长,和李家结下了深厚感情。
欧阳焕燕的例子大致反映了那个年代女佣的地位,她们一般会被主人当作家庭的一员,很受尊重。很多家庭把孩子交给女佣照顾,并让女佣严加管教。所以,女佣的角色有点像孩子的另一个父母。
不过,随着1960年代新加坡的独立及快速发展,很多新加坡女性出去工作,对女佣的需求应运而生。
于是,新加坡政府在1970年代末出台了计划,允许邻国的女性来新加坡家庭做工,主要包括菲律宾、印尼和泰国……。这就是现在新加坡女佣的起源,女佣的数量从 开始时的只有5000人左右,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几万人。


女佣介绍
在新加坡的女佣群体里,一般分为来自菲律宾的女佣(菲佣),来自印尼的女佣,和来自缅甸的女佣。根据网上的一些说法给大家大致介绍一下,大家谨慎参考。
菲律宾籍女佣,费用较高,英文能力强(听说读写都是可以的),沟通能力强(因为语言没问题所以沟通就顺畅),相对卫生条件较好,机灵(能够猜测并顺应雇主意图,但近义词是狡猾)。性格相对活泼,开放,爱聚群爱攀比。菲佣在新加坡做了一段时间后,如果市场好,挑雇主,她们喜欢洋人多一点,有上位思想。受过培训,家务很容易上手,接受能力强,教一些东西或习惯,她们很快就能明白并遵守。对于刚来新加坡的朋友,菲佣英文好,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练习了孩子的英文。缺点:开放,难管教,有时候会阳奉阴违,当然,这也看运气,如果找到一个信奉宗教的,不会有什么出格的行为,基本上不会有大的问题。
印尼籍女佣:费用中等。基本上都是穆斯林教徒,导致有时候的行为不可理解。印尼女佣语言能力较弱,所以看起来比较笨,较难沟通,宗教思想严重,饮食习惯和国人差异大(参见穆斯林饮食和我们的差异)。很多问题来源于沟通不畅,和各自的认知能力差异。
缅甸籍女佣:费用便宜,缅甸女佣目前应该是市场上最便宜的了。语言不通,但听话,不会像菲佣一样都出去玩儿,给钱也不行,一定要求休息日。但由于语言不通,导致沟通有问题,缅甸女佣比较内向,一般也是来自农村较多,任劳任怨。但你懂的,人不能一直压抑,在压抑状态下干出什么事情,谁都说不准。
这边需要强调一下,政府强制雇主一定要给女佣买基础保险。一般女佣的合约是2年,合约到期,可以续约,但要保证女佣能回家乡省亲(往返机票需要雇主出,日期可以协商)。到期后续工作准证,保险等费用也是雇主出。如果不续约,也要承担女佣回家乡的路费。女佣享有公共假期权力,雇主也可以和女佣协商,如果占用女佣公共假期,需要给劳动费用。不可以私下出借女佣给他人,让女佣给非雇主家庭服务(这个是违法的,女佣可以告雇主)。
如果对女佣不满意,根据个别中介的条例更换,费用不定。最好在第一个月里立好规矩,最好写下来,作为行为准则,大家遵守。和中介多沟通,她们也会和女佣沟通交流。


雇佣流程
聘请女佣,一般通过女佣中介。至于哪些中介比较靠谱可以参考他们的规模。
聘请新女佣需要大概三个月左右的流程,而转手的女佣则比较快。大的中介公司由于管理的女佣人数较多,出现转手的女佣的概率也比较大。一般转让的女佣都是因为个别原因被雇主裁退,才会到中介中心等待二次雇佣。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可以面试待选的女佣。
在聘请女佣之前,雇主参加一些课程来了解各种注意事项,并拿到一个类似证书一样的证明你上课了才可以去聘请女佣。一般来说都会是家庭的女主人去上课,因为家里的生活主要是女主人在管理,安排在女主人名下比较方便管理。反之,如果是女主人管理但去的另有其人,可能会有些许不方便。
如果选择转手女佣,一般可以面对面面试,看看是否符合期望和要求并了解一下为什么被转手的原因。当然,女佣说的都是一面之词,中介也不会提供前雇主联系方式让你进行背景调查。一般来说如果不是雇主因为离开新加坡去别的国家,不得已提前结束雇佣合同的话,基本上都是有些许问题让上家雇主不能忍受。因此,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更建议选择新的女佣。


文字丨网络
图片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