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如此稳定的秘密都在这里了

2021年12月27日   •   8037次阅读

3.反对党监督

作为执政党的人民行动党,内部也有监督机构,但是自己人监督自己人,要自己“自宫”有时下不了手,所以监督很难到位。

而反对党的监督就十分到位,他们对政府的“错误”是带着“放大镜”来找的,而新加坡有好几家反对党,连李光耀的二儿子李显扬,也是反对党的,这些眼睛都在每时每刻盯着政府,执政党有一点腐败,马上就会曝光你。

4.总统监督

新加坡有一个“贪污调查局”,贪污调查局直接对总理负责,可以调查任何人。但是如果总理贪污受贿,谁来管呢?新加坡直接制约总理的是总统。

一些人以为, 新加坡的总统没有“实权”只是一个摆设,其实是误解,总统必须是无党派人士经过选举产生,对国家领导人有任免权,如“贪污调查局”的局长,就是总统任命的。

对国家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开支都有决定权,只不过新加坡的总统和总理之间很和谐 ,多年来,总统基本上没有行使“否决权”,使一些人误以为总统没有权。当“贪污调查局”的局长需要调查总理时,只要得到总统的批准就行了。

作为一个有最大调查权的机构,贪污调查局本身也有可能成为行贿的对象。于是,李光耀给贪污调查局设立了一套最高标准的自查机制,可以自上而下查,可以平行互查,也可以自下而上查。而且,贪污调查局出现任何问题,由局长担责。

对“贪污调查局”,不但总理直接管,总统也可以管,关键是都要接受舆论的监督。来确保“贪污调查局”的廉政。 通过多年努力,新加坡形成了政府官员“不想贪、不用贪、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倡廉机制。

07

议员接待制度

新加坡的议员接待制度,是把矛盾解决在基层的重要举措。新加坡全国只有几十个议员,每个议员在每周都必须抽出专门的时间,来接待所属选区的老百姓,总理、部长都不例外。

一般安排在周一的晚上,解决他们提出的所有问题,接待时能现场解决的问题,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交办给有关部门解决。

笔者在2015年刚刚到新加坡不久,就遇到新加坡的建国50周年国庆,当时就遇到新加坡视台,他们受政府委托上门来征求大家的意见。我说,我们刚刚到新加坡,对新加坡政府没有意见。

许多议员,还经常到居民家走访,笔者在新加坡居住的时间不长,就遇到两次议员上门来走访。

一是征求对政府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二是有什么困难需要政府帮助等等。

我想来想去,确实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找政府的,孩子的工作到市场找;小孩上小学,一般父母原来在什么学校,孩子就在什么学校,孩子哥哥姐姐在什么学校,弟妹就在什么学校上学,这些都与政府没有什么关系。

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新加坡国庆,李显龙发表讲话,主要内容就是三点:

一是新加坡要抓智慧城市建设;

二是抓健康,重点是对糖尿病的防治;

三是抓教育,重点是从幼儿园抓起。

新加坡对教育确实很重视,我的孙女幼儿园毕业,议员亲自给她颁发毕业证书,而且对所有的学生都一样。平常居民家里的红白等大事情,议员一般都要到场以表示重视。因为他们要想连任议员,必须选民投票,自然处处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了。

议员就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群众中存在什么问题,很快就能反映到政府部门,很多矛盾都在基层化解消除了。这么亲民贴地区政府,老百姓自然拥护了。

08

大小民主

“大民主”是特指政府部门的所有部长,必须是议员,而议员必须经过选民选举产生。所有得不到群众认可的人,就一定当不上“官”,这是第一关,也是“群众关”。所以每逢新加坡大选,人民行动党都认为是一次“大考”,得不到群众支持的官员,就会被淘汰。

“小民主”是特指政府总理,执政党推荐的总理人选,不但需要经过人民行动党内部的考核,还要经过部门的所有部长同意。这是“第二关”,也是“领导(班子)关”。

李光耀在辞去总理时,他先推荐的是陈庆炎接班,但是内阁多数部长不同意,多数人推荐吴作栋接班,李光耀后来也同意了,结果是吴作栋接班。

“小民主”的作用很多情况下被人们忽视,它能确保领导班子的团结稳定,减少班子里的内耗。汉文帝刘恒就是“小民主”产生的。刘邦死后,吕后掌权,立刘弘为太子。吕后死后,陈平等大臣废太子刘弘,推选刘恒为皇帝,因为君臣之间高度团结,结果出了一个“一代明君”。

09

和而不同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多元种族的国家,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新加坡并不排斥其他文化,做到了兼容百家,真正实现了“百花齐放”。 在新加坡, 不但中国的庙宇多,还有印度庙、伊斯兰庙、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等。

不但庙宇多,新加坡可能是世界上公共节日假期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的节日放假,马来西亚的、日本的、伊斯兰教的节日都放假,西方的圣诞节,在新加坡也是很隆重的节日,大家对此都习以为常了。

为确保“少数民族”能够参与国家的管理,新加坡特地设立了“集选区制度”,在“集选区”竞选议员,必须要有一名少数民族的人士,来确保少数民族的人士能够当选上议员。

同样,为确保总统的职位,少数民族的人士也能够当选上,新加坡规定,隔一段时间,总统必须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在新加坡,不但有孔子学院, 以英国殖民者莱佛士命名的莱佛士学院、以英国女皇命名的伊丽莎白学校,还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在新加坡开办的学校等等,不同国籍的老师和学生,都在认真地上课;

在新加坡,中国城(牛车水)和“小印度”(印度人居住的地方)亲如一家 ;中国人命名的道路,李白道和杜甫路与洋人命名的道路互相交错;日本文化的“星辰园”和中国文化的“裕华园”睦邻友好。

这里没有什么“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也没有什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许多争论。当然,对一些喜欢争论的人,新加坡专门有一个“芳林公园”,可以供大家发表不同的意见,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前提是“不得造谣、不得攻击他人、不得影响种族团结”等等。

10

天下无“敌”

新加坡对外上坚持不“选边站”。新加坡是全世界极少的没有一个“敌人”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免签证最多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是中美的好朋友;也是海峡两边的好朋友;同时也是穆斯林阿拉伯伊斯兰和以色列等等方面的好朋友。

在新加坡,有英国殖民者莱佛士塑像,同时也有新中国领导人之一的邓小平塑像;有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故居;还有以蒋介石名字命名的中正中学 ;这些看起来“不共戴天”的人,都在新加坡河边上沐浴同一个太阳、观赏同一个月亮。根本不存在外国的月亮比新加坡“圆”的现象。

在新加坡随处可见以西方和东方人物,以及中国传统的名人命名的单位。东风西风在新加坡都化为“和风”,不需要谁压倒谁。原来不共戴天的“封资修社”的各个“主义”,在这里也可以“和平共处”实现“共赢”。都为了一个目标—追求人民的幸福生活。在新加坡是:

封资社(主义)共建花园城市;黄白黑(人)同享白云蓝天。

如果世界上哪个国家和新加坡搞不好,大概和谁都搞不好了。

上一页
2/2

555

对你的Singpass做这些事,换来的不是快钱,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5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OCBC)开户最新攻略
2025年05月07日   •   5万次阅读
她只是去上课,却永远没能回家!
2025年05月09日   •   5万次阅读
2025大选的最大赢家不是黄循财也不是行动党,而是……
2025年05月07日   •   4万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汇率5.63!创14年新高!换汇千万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3万次阅读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这8个鲜为人知地方,禁止进入!
2025年05月06日   •   2万次阅读
卫塞节遇上母亲节,新加坡一波活动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过关新方式!手机一扫,轻松通关去马来西亚!
2025年05月06日   •   1万次阅读
比尔盖茨来新加坡也要吃食阁,排队拼桌吃榴莲,超接地气
2025年05月09日   •   1万次阅读
“川普朋友圈唯一受邀者” ,周受资携妻子亮相Met Gala 红毯再成焦点
2025年05月0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留子们必看!在新加坡地铁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险挨罚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1万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9747次阅读
在新加坡,拿到工资后,每个月要存下这么多钱?!
2025年05月06日   •   5985次阅读
越来越多新加坡学生选择到荷兰、德国和日本留学 原因竟然是……
2025年05月08日   •   5814次阅读
新加坡自雇EP为什么建议至少6000新币的月薪
2025年05月09日   •   5472次阅读
与新加坡人结婚有医疗和生育补贴?官方回应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5130次阅读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长海岸线,但却缩小领海,转口贸易也会减少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阅读
股神巴菲特的15个投资建议,在新加坡必看
2025年05月09日   •   4788次阅读
PR不在新加坡,再入境许可证REP过期了,还能更新吗?
2025年05月07日   •   4446次阅读
功成身退,薪火相传:新加坡政治元老王瑞杰、张志贤同时隐退!盘点其对国家发展的奠基性贡献
2025年05月09日   •   4275次阅读
实拍!在新加坡吃饭偶遇比尔盖茨!
2025年05月08日   •   3933次阅读
聊聊新加坡共和国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阅读
双向奔赴!中国外交部表态:愿携手新加坡新一届政府深化务实合作!且看新中关系35年"进化史"
2025年05月09日   •   3078次阅读
“你孩子没记作业关我什么事?”新加坡老师一番话炸翻家长群!
2025年05月10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