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亨利咨询发布的《全球私人财富迁移报告》:
拥有百万美元资产以上的人群,数量最多的前3名为:阿联酋,美国,新加坡。另外,2024年百万美元资产以上者,中国有1.52万人出走他国。
全球资产规划,他们更在意的是什么?

一、亨利咨询发布
《2024全球私人财富迁移报告》
1、百万美元资产,中国有15200人出走
根据亨利咨询(Henley & Partners) 新发布的《2024年亨利私人财富迁徙报告》:
中国继续成为全球百万富翁流失最多的国家,2024年约有15200名高净值人士移民。
因零所得税、黄金签证、奢华生活方式和战略位置,阿联酋成为全球百万富翁移民群体的首选国家。
报告中指出,“阿联酋财富管理生态系统的演变和发展是前所未有的。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阿联酋推出了一套强有力的监管框架,为财富人士提供了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以保护、保留和增值他们的财富。”
百万资产富豪出走,全球最多的前10名的国家或地区为:
中国:-15200人;
英国:-9300人;
印度:-4300人;
韩国:-1200人;
俄罗斯:-1000人;
巴西:-800人;
南非:-600人;
中国台湾:-400人;
尼日利亚:-300人;
越南:-300人。

*资料来源于Henley & Partners
2、为什么百万富豪组团出走他国?
为什么富豪都喜欢组团出走?难道他们不想留下来吗?
富豪们出走的决心,都是有共性的。比如:财务投资、工作商业机会、安全保障、教育、生活水平等。
富豪移民,往往比普通人有着更深的考量。以新加坡为例,有的东西富豪们用钱买不到,但移民却能轻易实现。
新加坡的吸引力是有目共睹的:地理位置优势,精通英文中文的人才储备,法治制度完善,尊重知识产权,社会清廉高效,城市整洁安全,尊重市场经济,全球发达国家里较低的税收政策。

*资料来源于Henley & Partners
3、百万美元资产以上最多的10个国家
报告分析个人财富的迁移并非只为追求物质生活的提升,其背后的动机往往有更深层的原因,涉及社会稳定、政策环境、个人生活的需求等因素。这种财富迁移呈现的是全球经济、社会以及价值观的巨变和碰撞。
《2024年亨利私人财富迁徙报告》指出,净资产超过 100万美元的富豪,移民目的地前10名为:
阿联酋:+6700人;
美国:+3800人;
新加坡:+3500人;
加拿大:+3200人;
澳大利亚:+2500人;
意大利:+2200人;
瑞士:+1500人;
希腊:+1200人;
葡萄牙:+800人;
日本:+400人。

*资料来源于Henley & Partners

二、凭什么!
百万富豪更青睐新加坡?
1、资产全球化配置
富人们深知,财富保值增值的关键在于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新加坡作为与纽约、伦敦、香港齐名的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领先。
其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包括科技、金融、制造业等领域,为富豪们提供了丰富的投资和商业机会。强大的经济实力也意味着更稳定的市场环境和更多的财富增值可能,吸引着富豪们将资产转移至此,以寻求更大的经济回报。
此外,新加坡与多个国家签订了税收协定,为富人提供了税务规划的便利,有效减轻税负。
2、实现身份自由
根据亨利护照官网公布的最新数据,新加坡护照,免签全球193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第一!可以轻松实现全球通。
一般而言,富豪们的事业会遍布海内外,为了方便管理,拓展海外业务,出行自由就显得尤为重要。

*资料来源于Henley & Partners
3、顶尖教育资源
对于父母来说,教育是永恒的话题,富豪往往更注重后代的培养。
新加坡名校林立,从幼儿到中小学,再到大学,拥有众多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移民新加坡,不仅意味着子女可以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还意味着他们能够拓展国际视野,为未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张柏芝的儿子在新加坡读书,王思聪曾在Swiss Cottage小学读书,美国金融大鳄罗杰斯的两个女儿分别在南洋小学、南洋女子中学读书……
4、多元融合,共生共赢
“我们必须以开放的胸襟,看待新移民带来的多元面貌,如果在学校,在工作场所,能把多元关系处理好,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促进思想交流。”——《李光耀观天下》
新加坡一直保持着一定开放态度。比如新加坡长期强调“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ship),鼓励学生从小学习多语种、了解国际事务。

图/来源于新华网

三、新加坡的三板斧
投资、高效、开放
新加坡以弹丸之地(面积仅为香港地区的 66%),赢得了世界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最关键的三板斧就是:投资、高效、开放。
1、出海投资
当下,出海仍是热门话题。但在50多年前,新加坡就开始布局全球。1965年独立之后,李光耀清楚新加坡的局限性,就积极推行对外开放战略,李光耀多次强调,新加坡人必须到海外投资,创造海外经济的基础。
新加坡政府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成功的投资机构之一。
新加坡政府旗下有两家投资巨头: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简称GIC)、淡马锡。
由于GIC并未发布公开财报,但根据新加坡议会及各种信息综合评估,它管理的总资产为5.0~5.7万亿人民币左右。投资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包括上市及未上市公司,超过2000多家。
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Temasek),由新加坡财政部100%控股,按市值计算,截至2024年3月31日,淡马锡的投资组合净值为2.3万亿人民币。淡马锡持有中国工商银行H股的8.07%、中国建设银行H股的7.44%。

图/来源于新华网
2、实用主义
新加坡和其领导人,历来以实用主义为原则,注重高效运作。既避免了低效的西方民主的拉扯,又避免了无效的政治教条和内耗。
在新加坡,不管是户外,还是室内,除了竞选等特殊时期,看不到领导人的口号标语和大头像,他们内心清楚,最实在的就是发展。发展就是一切。
3、放权管理
放权是开放的核心标志之一。在新加坡,不管企业、政府均是如此。新加坡的淡马锡、新加坡航空等国有企业,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公司之一。
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政治隔离” ,政府只是作为风险投资人的角色,只出资,有控制权,但不干预管理。
4、吸纳人才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一家公司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在新加坡建国之初,李光耀一方面严厉打击腐败,一方面鼓励公职人员和企业家交朋友,建立现代化的商业意识,邀请企业家出任政府官员。
李光耀邀请企业家出任政府官员:商人林金山担任了政府住建局主席、财政部长等要职,是公认的杰出领导人之一。现任新加坡交易所董事局主席的许文辉,之前就在美国惠普担任高管。

图/来源于pexels
当今社会,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富人,配置一个第二身份,给家人多一分保障,已经成为集体的共识。
注:参考资料来源于亨利Henley & Partners,《2024年亨利私人财富迁徙报告》,虎嗅,Temasek,新华网,综合公开新闻报道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