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以上资产,中国1.5万人出走,3500人偏爱新加坡

2025年05月20日   •   1026次阅读

根据亨利咨询发布的《全球私人财富迁移报告》:

拥有百万美元资产以上的人群,数量最多的前3名为:阿联酋,美国,新加坡。另外,2024年百万美元资产以上者,中国有1.52万人出走他国。

全球资产规划,他们更在意的是什么?

一、亨利咨询发布

2024全球私人财富迁移报告》

1、百万美元资产,中国有15200人出走

根据亨利咨询(Henley & Partners) 新发布的《2024年亨利私人财富迁徙报告》:

中国继续成为全球百万富翁流失最多的国家,2024年约有15200名高净值人士移民。

因零所得税、黄金签证、奢华生活方式和战略位置,阿联酋成为全球百万富翁移民群体的首选国家。

报告中指出,“阿联酋财富管理生态系统的演变和发展是前所未有的。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阿联酋推出了一套强有力的监管框架,为财富人士提供了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以保护、保留和增值他们的财富。”

百万资产富豪出走,全球最多的前10名的国家或地区为:

中国:-15200人;

英国:-9300人;

印度:-4300人;

韩国:-1200人;

俄罗斯:-1000人;

巴西:-800人;

南非:-600人;

中国台湾:-400人;

尼日利亚:-300人;

越南:-300人。

*资料来源于Henley & Partners

2、为什么百万富豪组团出走他国?

为什么富豪都喜欢组团出走?难道他们不想留下来吗?

富豪们出走的决心,都是有共性的。比如:财务投资、工作商业机会、安全保障、教育、生活水平等。

富豪移民,往往比普通人有着更深的考量。以新加坡为例,有的东西富豪们用钱买不到,但移民却能轻易实现。

新加坡的吸引力是有目共睹的:地理位置优势,精通英文中文的人才储备,法治制度完善,尊重知识产权,社会清廉高效,城市整洁安全,尊重市场经济,全球发达国家里较低的税收政策。

*资料来源于Henley & Partners

3、百万美元资产以上最多的10个国家

报告分析个人财富的迁移并非只为追求物质生活的提升,其背后的动机往往有更深层的原因,涉及社会稳定、政策环境、个人生活的需求等因素。这种财富迁移呈现的是全球经济、社会以及价值观的巨变和碰撞。

《2024年亨利私人财富迁徙报告》指出,净资产超过 100万美元的富豪,移民目的地前10名为:

阿联酋:+6700人;

美国:+3800人;

新加坡:+3500人;

加拿大:+3200人;

澳大利亚:+2500人;

意大利:+2200人;

瑞士:+1500人;

希腊:+1200人;

葡萄牙:+800人;

日本:+400人。

*资料来源于Henley & Partners

二、凭什么!

百万富豪更青睐新加坡?

1、资产全球化配置

富人们深知,财富保值增值的关键在于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新加坡作为与纽约、伦敦、香港齐名的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领先。

其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包括科技、金融、制造业等领域,为富豪们提供了丰富的投资和商业机会。强大的经济实力也意味着更稳定的市场环境和更多的财富增值可能,吸引着富豪们将资产转移至此,以寻求更大的经济回报。

此外,新加坡与多个国家签订了税收协定,为富人提供了税务规划的便利,有效减轻税负。

2、实现身份自由

根据亨利护照官网公布的最新数据,新加坡护照,免签全球193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第一!可以轻松实现全球通。

一般而言,富豪们的事业会遍布海内外,为了方便管理,拓展海外业务,出行自由就显得尤为重要。

*资料来源于Henley & Partners

3、顶尖教育资源

对于父母来说,教育是永恒的话题,富豪往往更注重后代的培养。

新加坡名校林立,从幼儿到中小学,再到大学,拥有众多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移民新加坡,不仅意味着子女可以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还意味着他们能够拓展国际视野,为未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张柏芝的儿子在新加坡读书,王思聪曾在Swiss Cottage小学读书,美国金融大鳄罗杰斯的两个女儿分别在南洋小学、南洋女子中学读书……

4、多元融合,共生共赢

“我们必须以开放的胸襟,看待新移民带来的多元面貌,如果在学校,在工作场所,能把多元关系处理好,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促进思想交流。”——《李光耀观天下》

新加坡一直保持着一定开放态度。比如新加坡长期强调“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ship),鼓励学生从小学习多语种、了解国际事务。

图/来源于新华网

三、新加坡的三板斧

投资、高效、开放

新加坡以弹丸之地(面积仅为香港地区的 66%),赢得了世界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最关键的三板斧就是:投资、高效、开放。

1、出海投资

当下,出海仍是热门话题。但在50多年前,新加坡就开始布局全球。1965年独立之后,李光耀清楚新加坡的局限性,就积极推行对外开放战略,李光耀多次强调,新加坡人必须到海外投资,创造海外经济的基础。

新加坡政府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成功的投资机构之一。

新加坡政府旗下有两家投资巨头: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简称GIC)、淡马锡。

由于GIC并未发布公开财报,但根据新加坡议会及各种信息综合评估,它管理的总资产为5.0~5.7万亿人民币左右。投资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包括上市及未上市公司,超过2000多家。

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Temasek),由新加坡财政部100%控股,按市值计算,截至2024年3月31日,淡马锡的投资组合净值为2.3万亿人民币。淡马锡持有中国工商银行H股的8.07%、中国建设银行H股的7.44%。

图/来源于新华网

2、实用主义

新加坡和其领导人,历来以实用主义为原则,注重高效运作。既避免了低效的西方民主的拉扯,又避免了无效的政治教条和内耗。

在新加坡,不管是户外,还是室内,除了竞选等特殊时期,看不到领导人的口号标语和大头像,他们内心清楚,最实在的就是发展。发展就是一切。

3、放权管理

放权是开放的核心标志之一。在新加坡,不管企业、政府均是如此。新加坡的淡马锡、新加坡航空等国有企业,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公司之一。

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政治隔离” ,政府只是作为风险投资人的角色,只出资,有控制权,但不干预管理。

4、吸纳人才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一家公司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在新加坡建国之初,李光耀一方面严厉打击腐败,一方面鼓励公职人员和企业家交朋友,建立现代化的商业意识,邀请企业家出任政府官员。

李光耀邀请企业家出任政府官员:商人林金山担任了政府住建局主席、财政部长等要职,是公认的杰出领导人之一。现任新加坡交易所董事局主席的许文辉,之前就在美国惠普担任高管。

图/来源于pexels

当今社会,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富人,配置一个第二身份,给家人多一分保障,已经成为集体的共识。

注:参考资料来源于亨利Henley & Partners,《2024年亨利私人财富迁徙报告》,虎嗅,Temasek,新华网,综合公开新闻报道整理

555

在新加坡,55岁能够收到公积金大红包
2025年05月17日   •   22万次阅读
新加坡又在搞大事!太让人震撼了
2025年05月16日   •   11万次阅读
真实记录,我在新加坡受鞭刑的全过程!要向执行官说“谢谢”
2025年05月15日   •   7万次阅读
没有起存要求!利率高达6.05%!盘点最适合新加坡上班族的银行账户
2025年05月16日   •   5万次阅读
汇率不断上涨,新加坡银行存款利率哪家强?
2025年05月19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硬核发言:美国无力领导全世界
2025年05月19日   •   2万次阅读
18岁带孕求学、30岁三娃单身…她的人生逆袭故事太燃了!
2025年05月16日   •   2万次阅读
让孩子在新加坡成百万富翁!每月CPF存400新币,在他们65岁时有100万!
2025年05月14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热到爆!有没有不花钱又能凉快下的?
2025年05月14日   •   1万次阅读
比尔·盖茨盛赞:新加坡确实令人赞叹,迫不及待想再来
2025年05月15日   •   1万次阅读
富豪扎堆,新加坡物价狂飙?如何破局?
2025年05月17日   •   1万次阅读
我娃在新加坡把学生卡丢了,你猜猜补办花了多少钱?
2025年05月17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又发钱啦!130万家庭都能领
2025年05月16日   •   9405次阅读
她,在尼姑庵长大,婚后被家暴,独自抚养2娃,现在过得怎么样?
2025年05月18日   •   8037次阅读
翻墙撬门即得手,公寓保安如虚设 新加坡人是窃贼眼中的软柿子?
2025年05月17日   •   7524次阅读
两人的一滴滴鲜血,都……
2025年05月15日   •   7524次阅读
亚洲四小龙新加坡
2025年05月15日   •   6498次阅读
新加坡又因为这件事,被中国网友狂赞
2025年05月20日   •   6498次阅读
11%受访者一条浴巾用一个月才洗 专家:新加坡人浴巾细菌量超标
2025年05月19日   •   6498次阅读
李显龙亲自安利的遛弯胜地以前竟是墓地?
2025年05月19日   •   6327次阅读
黄循财官宣:新加坡今年人均补贴高达数千新币
2025年05月19日   •   6156次阅读
新加坡樟宜机场T5航站楼:新时代航空枢纽的崛起
2025年05月16日   •   6156次阅读
冠病永远在你我左右 当局苦口婆心,人们却漫不经心?
2025年05月16日   •   5643次阅读
新加坡EP续签越来越难了?薪资达标仍被拒,空壳公司被查,这些坑千万别踩
2025年05月16日   •   530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