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过去曾流传过一个有关“请病假出去玩”的段子:

(互联网)
这个段子,道出了少部分打工族滥用病假的社会现象。
相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员工们都会在身体确实出了状况才请病假,但也有一小撮害群之马“做坏”市场,滥用病假制度,没病装病,甚至可能还藉着病假名义大玩特玩。
新加坡就有公司为了应对这类情况,祭出了被指侵犯员工隐私,以及摧毁劳雇间互信基础的激进做法。
过去的周末,本地保安服务公司策安(Certis)因被揭露采取一项要求请病假员工分享实时位置的措施,引起舆论哗然。
据悉,该公司要求员工在病假期间,必须一直待在家里。
根据指南,员工的上司可能会“突击检查”,前往生病员工的家中探病。
如果生病员工在上司探病时不在家中,就必须透过通讯软体WhatsApp分享实时位置,或进行视频通话。
拒绝照做的违例员工可能会接获警告信,或遭纪律处分。
无论如何,在隶属于全国职工总会的保安雇员联合会介入后,策安已同意暂停这项做法,不会追踪请病假的员工的行踪。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策安的“病假追踪措施”遭媒体揭露后,在社媒获得了两极评价。
本地人力专家则普遍认为,策安追踪请病假员工行踪的做法,将侵蚀雇主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并造成生产力下滑的反效果。
据亚洲新闻台报道,人力资源顾问Christine Chan指出,策安的相关病假措施对员工的隐私造成了重大影响,也暗示着公司对员工在病假期间的诚信及责任缺乏信任。
“要求员工分享实时位置,尤其在他们已经因为生病而处于脆弱状态时这么做,是严重的侵犯。”
她认为,这会破坏雇主及员工的关系,影响员工的士气,并导致生产力下滑。
劳动力解决方案供应商Visier的亚太区首席增长官Lee Boon Huat则指出,这类措施可能助长“假性出席”(presenteeism)的文化,意即员工共即使生病仍抱病上班,以避免被过度检视,结果反而可能在工作场所传播疾病,降低整体工作效率。
他也说,信任程度较低的环境,会导致员工没有向心力,进而导致离职率上升。

对请病假员工过度监视可能会导致员工士气下滑,劳雇间信任不足。(Freepik)
没有信任,都是枉然
近几年,有关病假的争议,在本地职场一直都是热门课题。
冠病疫情后,随着远程看诊越来越普遍,滥用这项医疗服务,装病拿病假单(MC)请假的情况有恶化趋势。
卫生部为此曾考虑收紧签发病假单的条例,并对疑似滥发病假单的诊所祭出吊销执照的惩处。
但与此同时,疫情也让本地社会对病假有了更进步及开放的讨论,这包括是否考虑让员工“不拿MC就能请病假”。
相关主张认为,豁免用病假单请病假,病情较轻的员工反能争取时间休息,不必耗费精力和时间去索取一张病假单,除了能简化公司的行政程序,更能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
一些本地公司在有薪病假方面,也已陆续提供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包括允许员工不必为一天的病假提供病假单。

有观点认为,取消对病假单请病假的要求,能减轻本地医疗系统的负担。(联合早报)
追根究底,无论是请病假需不需要病假单,还是追踪请病假员工的做法是否合理,雇主与员工之间的互信基础,都是关键。
双方信任充足,有没有病假单也许只是走个过场,若缺乏信任,纵使是24小时贴身追踪,恐怕也都难堵众人悠悠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