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新年快乐

新加坡人过年习俗

华人占新加坡人口比例的3/4
在这方七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融合著各地域华人的文化习俗
在春节这个重要的华人节日里
新加坡的这些传统,你是否知道?
桔


带着两只桔子拜年,是新加坡的本土习俗
桔有“吉”之意,广东话中“柑”与“金”同音,
因此送桔子有送吉祥、送财运之意思。
拜年带橘子
春节期间,新加坡人会带两只桔子登门拜年
双数有吉祥的寓意,两只代表着“好事成双”
而临走的时候,主人家也会回赠客人两只桔子

捞鱼生
新年快乐
鱼生虽然在中国和马来西亚等地早已有之
但成为新加坡的春节传统源于19世纪60年代
谭锐佳、冼良、许国威和刘育培这四位名厨
将生菜丝、西芹丝、红萝卜丝加入菜肴
以酸梅膏加桔子汁调成的金黄色酱料
使捞鱼生七彩缤纷、喜气洋洋!
过年捞鱼生
吃鱼生为的是讨个好彩头
每放入一种配菜,都要配合相应的吉利话,
如:放入鱼生时会说:

1 年年有鱼
吉利话:年年有鱼,有鱼有剩
放入酸柑肉时会说:
2 大吉大利
吉利话:大吉大利,事事顺利
放入胡萝卜丝时会说:
3 鸿运当头
吉利话:红萝卜丝,鸿运当头
放入干果、花生碎时会说:
4 金银满屋
吉利话:金银满屋,遍地黄金
捞起
人日
初七
一起用筷子将盘中材料高高夹起
夹得越高,代表新的一年赚的越多
一边高声道:捞起!捞起!
捞到风生水起,吉祥如意,热闹欢庆




红包
送红包是华人过年的传统习俗
最早据说源自汉代,帮助孩子避开“年”这种妖魔鬼怪
在新加坡,也有长辈送晚辈红包
以图“吉利健康”
但在新加坡,却有自己的独特禁忌:
非婚长辈不可送红包
在新加坡,没有结婚的长辈,不可送晚辈红包。在新加坡的习俗中认为:
非婚男性送晚辈红包,会难以娶妻
而非婚女性送晚辈红包,会难以嫁人
黄梨挞


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一代
新年食物中必不可少之一是黄梨挞
这是一种是早期峇峇娘惹的传统糕饼
和台湾的凤梨酥不同,馅料外露,小巧可人
必不可少的黄梨挞
黄梨在广东和潮州话中,有“旺来”之意
不仅仅家家户户会在过年时候吃黄梨挞
商家也会在摆上黄梨的装饰以图吉兆
盆菜

“ 盆菜本是香港广东一代的传统食物,丰富的食材满满摆放在食盆之中
象征着:发财、喜庆和丰收
盆菜是东莞市长安镇以及香港新界的围村里的新界原居民的传统食物,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一种杂烩菜式。传统的盆菜用木盆或锑盆盛载。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居入伙、祠堂开光或新年点灯,新界的乡村均会举行盆菜宴。与煲出来的闽菜佛跳墙不同,盆菜以炖煮为料理手段,又因食材等的高度类似,常被称为广式佛跳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