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新加坡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22年人口简报》显示,新加坡2021年共有3.17万新生儿出生,整体生育率为1.12,与2020年1.1相比,虽略有回弹,但还是低于2019年1.14。可以看得出,新加坡过去几十年,生育率一直呈下滑态势,按官方的说法,原因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单身人数上升,更多人倾向延迟结婚,以及夫妻生育孩子数量减少。
就我而言,我是很认同上面的三个原因,比如,像在我周围的朋友和同事中,总会有几个单身人士,这里所说的单身,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还没有找到对象,而是个人主观倾向于单身,不结婚。还有,本地朋友有一个普遍特点,就是生孩子的年龄很晚,比如,多是40岁左右生第一个孩子,这在中国,应该是少见的。最后,关于生几个孩子的问题,像比我稍微年长10岁的朋友,多数是3个孩子,而像我30多岁这个年龄段,多是生一个到两个孩子,也有一些夫妻倾向于不要孩子。

话说,新加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在我刚来新加坡的时候,就特别的不理解,正常来说,新加坡作为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社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以及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应该是一个普遍共识,但却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相比较中国,育儿成本很高,再加上高房价、高教育支出,让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多生孩子,这一点能够理解。但在新加坡,这种情况会好很多,因为新加坡的组屋制度对年轻人特别友好,父母基本不用担心孩子长大后买不起房子的问题,教育方面,政府也有很多的补贴,可以说,中国存在的问题,在新加坡基本是不存在的,那么问题来了,在新加坡,为何还会有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子呢?
那么我就以我的个人体会,聊一聊这个话题。顺便说一下,如果你有投资、理财和保险方面的需求,欢迎直接与我联系,期待通过这个频道,我们可以建立更多的连结。

话说,在新加坡,为何更多人更倾向于单身,不愿意结婚呢?
去年,新加坡的一项调查显示,每五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就有一位会选择不婚。我觉得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新加坡工作压力很大,职场竞争也很激烈,很多人更注重自身事业的发展,而没有太多时间和机会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
也不可否认,一些人的择偶要求比较高,一直希望自己能在事业巅峰、状态最佳的情况下进入婚姻,但是要达到这些条件比较困难,比如说,男性比较不愿意娶学历、收入高于自己的女性,而女性也不愿意嫁给各方面不如自己的男性。除此以外,也有一些人因为从小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而对婚姻有错误的认识,甚至对婚姻和家庭感到恐惧,从而在长大以后,不愿意结婚。

像我就有这样的朋友,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自己赚钱自己花,他们身边也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时不时聚聚会,聊聊天,这也是一种生活。有人可能会问了,如果一直单身,那么老了怎么办?曾有单身的朋友这么回答,他说哪怕有家庭,有另一半,有孩子,真等到老了时候,另一半也不一定能够帮上忙,孩子也不一定随叫随到,还是需要雇女佣,或者是住到养老院,所以在他看来,不管是单身一个人,还是有家庭,到老了的时候,结果都是一样的。
第二个问题,在新加坡,尽管两人结婚了,但越来越多人选择很晚才要孩子,甚至不要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根据政府数据,首次结婚的新郎和新娘年龄中位数分别为30.3岁和28.7岁,高于2011年的30.1岁和27.8岁,而首次生育的本地公民年龄中位数为31岁,高于2011年的29.8岁。可以看得出,越来越多人已倾向于晚婚晚育。

怎么说呢?有了孩子之后,整个家庭生活,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相信做过父母的人,都深有体会,这当中,有孩子带来的幸福和欢乐,也会有新成员的到来,给年轻夫妻新添的辛苦和操劳。反正就是说,有了孩子之后,之前的二人世界,可谓是一去不复返了。
正是考虑到这种情况,一些人在结婚后,并不急于生孩子,而是先好好享受一下二人世界,把想去的地方、想做的事情,先去一一实现了。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

另外,打拼事业、学习深造和赚取更多财富,也是不少人选择晚婚晚育的重要考量。特别是对女性来说,生育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工作,可能一些女性因为生育会错失一些升职机会。在新加坡,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群体,职业抱负并不逊于男性,都想好好把握人生和事业的关键期,很多人虽想要孩子,但觉得投入的时间、金钱和体力,跟他们所追求的事业发展和生活方式不相称,所以一些人选择了前者,先把事业做好,然后再考虑生儿育女。
当然,也有一些夫妻,想法更现代和自由一些,比如他们认为结婚是为了两个人携手陪伴,不是为了生孩子,有了孩子,会影响到他们目前的生活状态,或者是,有了孩子之后的生活,并不是他们想要的,对他们来说,婚姻最重要的意义,是两个人的生活,孩子并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列。

不过,从国家的角度而言,还是希望国民能够生养众多,毕竟人口老龄化的压力越来越大,尽管新加坡政府一直在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来鼓励国民更多生育,但一直收效甚微,说实话,这个问题不容易解决,这也是发达国家的通病。基于这种情况,新加坡政府只能通过不断引进移民来填补人口和劳动队伍的短缺。吸纳移民,既是新加坡引进r人才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新加坡的无奈之举。
